• 加強對支付機構全周期監管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11





      市場買菜,微信支付掃碼結賬,省去找零錢的煩惱;手機點外賣,美團支付輕松付款,享受金額減免實惠……目前,我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居全球第一,擁有4000多家商業銀行、180多家支付機構,有效滿足了廣大經營主體和億萬消費者的支付需求。


      近年來,我國非銀行支付業務在小額、便民支付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為進一步推動非銀行支付行業高質量發展,5月1日起,《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表示,《條例》進一步厘清了支付產業各方權利義務和責任邊界,賦予監管部門依法行使權力,有力夯實了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的法治基礎。


      《條例》適用對象是主要提供小額、便民服務的支付機構,據統計,這些支付機構年交易筆數約1萬億筆,筆均交易金額330元。


      張青松表示,為引導支付機構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條例》規定:一是強調支付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定位;二是要求支付機構“打鐵還需自身硬”;三是堅持“回歸支付業務本源”;四是鼓勵支付機構與銀行合作;五是致力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六是明確了若干監管紅線。


      保障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是支付行業發展的基礎。“《條例》明確了支付機構小額便民的定位,大幅增強了用戶權益保護力度,把保護用戶權益作為支付清算行業發展的首要任務。”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條例》堅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引導支付機構更加注重產品創新和用戶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支付需求。”美團支付總經理劉曉東表示,《條例》的實施,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對支付機構的全鏈條、全周期監管,防范支付行業風險,更好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記者 吳秋余)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