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7只公募基金今年以來分紅近600億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25





      基金分紅不僅是基金實現凈值增長后的兌現,也是基金公司維持管理規模處于合理水平的途徑。


      截至5月20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已派發“紅包”將近600億元,而今年基金分紅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債券型基金在年內收益率同比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分紅積極性較高,分紅總額遠超其他類型基金,占基金總分紅金額的88.6%;二是在債券型基金成為基金分紅主力的同時,績優權益類基金,尤其是紅利類基金近期分紅也較為集中。


      132只基金分紅均超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梳理,以紅利發放日為基準,截至5月20日,今年以來共有1337只基金實施分紅(不同份額分別計算,下同),累計分紅593.7億元,其中有132只基金分紅總額均超1億元。


      從分紅金額來看,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派現最多,分紅總額達到24.94億元。截至5月20日,該ETF的基金規模達到1952.53億元,相比2023年末的規模1310.87億元增加了超640億元。另外,南方中證500ETF和中銀證券(601696)安進債券A位列基金年內分紅金額的第二、三位,年內分紅分別達12.06億元和12.01億元。


      年內分紅金額超1億元的基金中,有46只基金年內至少分紅了2次。其中中銀證券安進債券A、金鷹添盈純債債券基金、華富富瑞3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基金、益民服務領先混合C的年內分紅金額均超4億元,分紅金額較高且年內均分紅2次及以上。


      從業績表現來看,截至5月20日,年內分紅金額超1億元的基金中,華泰柏瑞紅利ETF的年內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表現最好,年內回報率達15.63%。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年內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2.73%、7.2%。債券型基金中廣發集源債券A、博時裕利純債債券A、華安中債7—10年國開債C、博時錦源利率債債券A的年內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位居前列,均在3%以上。


      債券型基金成主力


      債券型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同比普遍大幅上升,基金分紅的積極性也較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分紅金額達525.79億元,遠超其他類型基金,占基金總分紅金額的88.6%。分紅金額超1億元的132只基金中,債券型基金占123只。富國國有企業債債券D、華泰紫金月月發1個月滾動債券發起A等債券型基金年內已分紅5次,金鷹添盈純債債券A、工銀瑞景定開發起式債券、同泰泰和三個月定開債A等債券型基金年內也已分紅4次。


      對于債市行情,博時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二部基金經理萬志文認為:“基于全球不確定性風險的抬升等,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可能會進一步下行,對應回購等超短端利率可能跟隨回落,并引導中短端利率延續下行,短期內利率曲線可能延續趨陡,并在短端利率進一步下行后,打開長端和超長端的下行空間。”


      不過對于債基后市,一些機構的短期觀點相對謹慎。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周勻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短期觀點轉向謹慎,認為債市擁擠度較高,短期市場調整可能觸發基金贖回,流動性風險值得警惕。中長期來看,債券依然有較好的配置價值,短期調整后有望迎來更好的配置機會。”


      具體到今年的配置思路,泰康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負責人蔣利娟表示:“債券資產會以純債打底,由于信用利差仍處于歷史極致低位水平,會以票息策略為主,注重票息積累,相對看好國債、金融債等流動性較好的品種,通過杠桿套息、久期策略等多策略來增厚收益。”


      轉自: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