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到“50萬億元” 電子商務全面開花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30





      從26年前中國電子商務第一單交易產生,到今天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50萬億元左右,中國電子商務經歷了從無到有、從“1”到繁榮的歷程。如今,電子商務已經滲透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諸多領域引領著時代潮流。


      1998年4月7日,中國電子商務第一單交易產生,交易的主角分別是北京海星凱卓計算機公司和陜西華星進出口公司。它們利用在國際互聯網上運行的中國商品交易中心電子商務系統進行了首單電子交易,交易額達166萬元。一周后,滿載康柏電腦的貨柜車從西安抵達北京,標志著這筆交易圓滿完成。


      這筆交易開啟了電子商務發展的大門。3個月后的1998年7月,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10月,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金貿工程”。1998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啟動電子商務工程,開展網上購物與網上交易。


      次年9月,阿里巴巴創立。之后,電子商務網站如雨后春筍涌現出來,初步形成了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其產業鏈日益清晰。


      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用戶規模迅速擴大。《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


      伴隨著用戶增長,在線服務場景的日益豐富,電子商務市場也在快速成長。《“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顯示,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保持快速增長,2020年達到37.2萬億元,2025年的預期目標為46萬億元。


      而根據機構測算,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在2023年就已達到這一目標。社會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50.57萬億元。2019年至2022年國內電商規模分別為35.63萬億元、38.16萬億元、42.13萬億元、47.57萬億元。


      專家表示,雖然算法不同導致結果差異,但是仍總體上反映出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巨大規模和增長態勢。


      其中,以直播電商、內容電商、興趣電商、短視頻電商、社交電商、反向定制、社區電商等為代表的新電商蓬勃發展,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6%。


      激活商務業態的同時,我國電子商務還逐步培育了較強的比較優勢,跨境電商等外貿業態快速嶄露頭角。在經歷了5年增長超過10倍的快速發展后,我國跨境電商勢頭依然強勁。2024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高于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4.4個百分點。


      “中國電子商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1’衍生到各個領域不斷創新高的數字,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說,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電子商務將更加緊密地與實體產業結合,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這不僅會促進消費模式的轉變,還將帶動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優化升級,為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注入更多動能。(記者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