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9月中旬,一架滿載50噸貨物的快遞全貨機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起飛,前往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該航班每周運行2班,去程主要運載跨境電商平臺包裹及電子配件,回程將帶回汽車零配件等貨物。
近年來,郵政快遞業著力構建“樞紐+通道+網絡”的現代寄遞服務網絡體系,積極融入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國、深入鄉村、通達全球的郵政快遞服務網絡。在這張郵政快遞服務網絡上,有近200架全貨機翱翔于藍天,27萬多輛快遞服務汽車疾馳在街巷,41.3萬處各類營業網點遍布城鄉,近3000個各類分撥中心每天處理超4億件快件……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今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自2021年首次超過1萬億元以來,我國快遞年業務收入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突破萬億元大關的用時逐年縮短,今年比去年提前近一個半月。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展現了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成效,也凸顯了其在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中發揮的積極作用,更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持續向好發展的勢頭。
業務收入提升的同時,郵政快遞業還持續改善服務質量。在云南昆明,當地郵政、快遞企業用服務換溢價,為鮮花寄遞定制“航空+冷鏈+品質快遞”的綜合運輸方案,全方位確保修剪、預冷包裝后的鮮花24小時便能抵達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主要城市,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
當前,郵政快遞業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創新發展呈現出良好勢頭,智能安檢、自動分揀、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設施裝備迅速應用,北斗導航、5G技術、人工智能不斷融入攬收、分揀、運輸、派送各個環節,提升了生產效能,降低了運營成本。在產品創新方面,“成本分區、服務分層、產品分類”的發展理念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郵政、快遞企業不斷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發展出時效件、經濟件、大件、冷鏈、同城等多元化寄遞服務業務,進一步滿足了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社會需求。
綠色是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在江蘇丹陽,當地快遞網點推出“廢舊紙箱兌換積分”活動,市民可用積分抵扣寄件費用或者兌換生活用品,回收來的舊紙箱將免費提供給寄件時有需要的市民。類似的綠色低碳活動已在全國多地開展。截至目前,全行業電子運單和可循環中轉袋基本實現全覆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超過95%,快遞包裝的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下一步將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數字化和智能化觸角更加充分地延伸到收轉運派的各個環節,有效提高全要素生產效率。加強寄遞網絡建設,圍繞城市群建設優化寄遞樞紐布局,持續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完善國際寄遞服務網絡,不斷提升內外聯通能力。”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董 蓓)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