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戶外運動產業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03





    《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4)》發布


      10月26日,在云南省大理市舉行的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開幕式上,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3-2024年,我國戶外運動產業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戶外運動消費市場繁榮活躍,戶外運動愛好者年均消費2000~5000元。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經濟部部長楊雪鶇指出,2023-2024年,中國戶外運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質量不斷提高,消費潛力不斷釋放,戶外運動產業正在成為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核心消費群體以"80后""90后"為主


      《報告》顯示,戶外運動已逐步走向全民化,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在消費頻次上,與戶外運動相關的訂單人次保持持續增長態勢。根據同程旅行提供的數據,2023年與戶外運動相關的訂單人次增長14.99%,2024年上半年與戶外運動相關的訂單人次同比增長59.78%。在消費水平上,戶外運動愛好者年均消費2000~5000元,保持在較高水平。


      與2019年相比,2023年與戶外運動相關的訂單消費金額增長63.42%。根據同程旅行提供的數據,2023年度,在戶外運動參與群體中,"80后"群體占比最高,為37.13%;其次是"90后"群體,占比35.17%;"00后"的青少年群體和"70后"群體相當,占比分別為12.79%、10.02%。在消費項目上,不同戶外運動項目的消費情況表現不一。從消費類型看,2024年上半年,騎行、垂釣、滑翔傘、沖浪、帆船的訂單量比2023年上半年有所增長,馬術、露營、潛水、漂流則有所下降。


      冰雪等重點戶外運動項目持續牽引


      《報告》指出,我國戶外運動產業呈現出重點項目持續牽引的特點。2023至2024年,重點戶外運動項目持續發力,冰雪、水上、路跑、釣魚、馬術等項目繼續引領戶外運動發展。


      在冰雪運動方面,繼續保持引領態勢,2023-2024冰雪季,冰雪運動參與總規模達2.64億人次。在航空運動方面,2023年共舉辦各級各類航空科技體育賽事活動近70項。在水上運動方面,全國沖浪、槳板項目消費人群已超100萬人,整體消費規模超10億元。在山地運動方面,攀巖、戶外徒步在網絡平臺上熱度很高,相關筆記和搜索量大幅增長。在騎行運動方面,賽事數量持續增加,參與群體不斷擴大,帶動自行車整車、騎行服飾、騎行裝備"騎行三大件"增幅均超100%。


      在路跑運動方面,2023年全國范圍共舉辦800人以上規模路跑賽事699場、參賽人次超605萬。截至9月底,今年已舉辦路跑賽事371場、參賽人次超316萬。


      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報告》指出,中國戶外運動產業正在成為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戶外運動場地設施綜合效益提升。根據中國聯通的數據測算,1-9月,74家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參與和體驗人次達1.34億,同比增長8.86%。2023-2024年冰雪季,26家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接待游客總人次達2608.50萬,同比增長91.77%。另一方面,戶外運動賽事活動帶動效益顯著,越來越多的戶外運動賽事活動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帶動了當地住宿、餐飲等消費增長。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9月,我國戶外相關企業已達17.7萬余家,其中,1-9月新成立4.2萬余家。上半年,多數戶外運動裝備企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安踏、特步、361、探路者上半年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速均超過10%,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與消費場景深度綁定的戶外裝備成為消費市場的"爆款單品"。京東數據顯示,2023年11月以來,滑雪衣褲套裝成交額同比增長180%,滑雪裝備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50%。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戶外裝備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戶外裝備市場規模已由2019年的675億元增至2023年的872億元。


      同時,戶外運動依托高關聯性和強帶動性,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呈現多元發展態勢。通過賦能文旅項目,豐富了戶外運動的應用場景,提高了文旅項目的吸引力。通過豐富休閑體驗,引領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新潮流。通過升級研學旅行,成為滿足市場需求、推動產業創新的重要載體。通過帶動鄉村振興,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新路徑、注入新動能。(記者 張曉航)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