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護航下,當前金融資源加快流向科創企業,“投早投小投長”生態逐步形成。記者日前采訪了解到,除了銀行信貸投放計劃向該領域大幅度傾斜外,多地還成立了政府投資基金,重點支持天使期、早中期科技企業技術研發。此外,根據最新釋放的政策信號,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近期將設立,伴隨AIC股權投資試點持續擴容,更多科創企業將迎來海量“源頭活水”。
記者發現,金融業“投早投小投長”力度正在加大,許多科創企業在規模化盈利的“前夜”,就已取得銀行信貸支持。
AR眼鏡行業的“獨角獸”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去年開始商業化運營,在此之前,公司進行了整整八年的潛心研發和技術儲備。“當初廣發銀行信貸資金介入的時候,這家公司其實還在盈利‘前夜’。”廣發銀行余杭支行副行長姚佳穎說。
光粒科技負責人說,廣發銀行在對公司經營狀況、研發實力和市場前景進行綜合評估后,在公司盈利前就給予800萬元純授信支持,隨著光粒商業化鋪開,進入實質性營收階段,廣發給光粒純授信額度提至小幾千萬。
“不重歷史財務數據、重企業成長性”,這是記者在采訪中常常聽到的話。當前,銀行紛紛加快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機制:工行在全國設立25家區域性科技金融中心,農行的科技專業支行數量已接近300家,中行設立中銀科創母基金……
不止信貸資金,多類資金正接力擔當耐心資本,競速科技企業賽道。
創投機構已深度參與硬科技領域的長期布局。投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2月,投資案例數量513起,同比增加45%。投資熱門賽道中,電子信息以半導體為核心驅動力,占行業總規模的65.5%,人工智能同步升溫,資本加速向政策強支撐的硬科技(半導體/AI)、醫療創新及區域產業高地集中。
“傳統融資方式難以匹配科創企業高風險和長回報周期的特征。創業投資可以提供早期資本供給,破解融資難題。”工銀投資董事長馮軍伏表示。
地方層面,多地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帶動作用,鼓勵以科技產業為代表的重點產業鏈快速發展。例如,北京近兩年陸續新設8只百億級政府投資基金,涵蓋人工智能、信息產業、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新材料、先進制造和智能裝備等關鍵產業領域,總初始規模達1000億元。河北省邯鄲市日前完成先進制造科技創業投資基金設立審批流程,基金規模3億元,重點支持天使期、早中期科技企業技術研發,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
多層次市場體系也在發力。4月8日,華夏、易方達、招商、鵬華、博時、南方等6家公司的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集中成立,募集規模合計132.42億元。在此之前,已有2只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成立,2只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4月7日完成募集,4只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正在發行。目前,14只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合計募集規模已超170億元。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的通知》,隨著AIC股權投資試點持續擴容,更多科創企業將迎來海量“源頭活水”。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依托銀行表內資本,AIC基金的期限相對較長,這使其能夠踐行“投早、投小、投長期”的理念,支持過去資本不敢或不愿投資的前沿賽道,撬動更多社會資本,織就多元化資金“生態網”。
破解科技類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多部門政策還在持續加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中國人民銀行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增加對科技創新類企業信貸投放。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銀行信貸、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和創業投資等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科技類企業需求各有不同,應針對其特點和需求,匹配定制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精準“輸血”,助力“造血”,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此外,要進一步優化、落實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全過程的容錯糾錯、盡職免責制度。(記者 向家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