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海洋產業發展穩中向好 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15





      自然資源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2.5萬億元,同比增長5.7%。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綏祥介紹,一季度海洋產業發展穩中向好,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海洋傳統產業運行穩中有進。一季度,全國新承接海船訂單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訂單量三大造船指標波動處于合理區間,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其中手持海船訂單量同比保持較快增長。骨干船企生產狀態保持良好,接單強度和造船生產仍處于較高水平,海洋船舶工業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


      海洋旅游市場快速發展,文化引領、科技賦能催生旅游新場景新方式不斷涌現,助力海洋旅游市場供需兩旺。一季度海洋旅游業實現增加值3842億元,同比增長7.5%。


      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多維向好。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發展向好。一季度,我國新承接海工訂單金額、交付訂單金額、手持訂單金額同比分別增長57.1%、114.3%、24.2%。海洋油氣、海上風電等領域新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取得新進展。


      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不斷取得新突破。海洋藥物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免疫抗腫瘤海洋一類新藥BG136已啟動臨床二期試驗;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華大集團等聯合構建了迄今最完整的深海原核微生物基因數據集,并鑒定出7564個物種水平的代表性基因組,其中89.4%為尚未報道的新物種;重要藥源經濟魚類三斑海馬的參考染色體圖譜成功組裝。


      與此同時,海洋能源保障能力穩步提升。一季度,我國海洋油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南海海域發現億噸級惠州19-6油田,北部灣海域潿洲10-5油氣田獲得高產油氣流。隨著億噸級油田渤中26-6油田等油氣開發項目相繼投產,海洋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7%、13.8%。海洋清潔能源供給基礎不斷夯實。


      海洋食物、水資源供給基礎進一步夯實。“藍色糧倉”建設持續推進,一季度,海洋水產品產量同比增長4.5%,其中海水養殖產量同比增長5.7%,海水養殖穩產保供作用持續顯現。自主研發的萬噸級南極磷蝦船“福遠漁9199”號從福建起航前往南極開展作業。南極秦嶺站海水淡化項目取得積極進展,海水加熱、海水預處理以及產水凈化系統等整體工程完成超80%,進一步保障生活和科研用水。


      石綏祥說,面對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以及地緣政治緊張等挑戰,海洋對外貿易頂住壓力展現韌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涉海產品出口增勢較好,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連續4年保持增長勢頭,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同比增長43.2%,顯示出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下,我國涉海產品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外貿韌性。(記者 黃曉芳)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