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5.3件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22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性指標之一。截至今年6月,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已經達到15.3件,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預期的12件目標。在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我國已經儲備了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


      這是記者從7月17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得到的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梁心新在會上表示,初具規模的高價值發明專利資源,既是我國創新實力持續提升的直接體現,也是促進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據介紹,高價值發明專利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占比較高。截至今年6月,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已經達到147.2萬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價值發明專利總量的七成左右。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綠色環保、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我國已經儲備了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


      數據顯示,有近四成的高價值發明專利維持年限超過了10年,總計約79.3萬件,是“十三五”末的3.1倍。“較長的專利維持年限,反映出我國創新主體維持專利的意愿和運用專利的能力都進一步增強,有助于維護創新者的技術優勢,產生持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梁心新說。


      從主體來看,高價值發明專利的創新和運用主體絕大多數是企業。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有26.5萬家企業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165.1萬件,企業擁有的高價值發明專利占比達到76.6%。高價值發明專利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了技術領先優勢,有效提升了核心競爭力。同時,在我國海外有同族專利的有效發明專利中,企業擁有12.1萬件,占總量的87.0%,有力護航了我國產品和技術在國際市場的推廣應用。


      高價值發明專利有力支撐了區域創新發展。梁心新表示,在全球十大科技集群中,我國占了四個,分別是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北京集群、上海—蘇州集群,以及南京集群。這些科技集群及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創新活躍,高價值發明專利產出密集。其中,上海—蘇州集群和南京集群所在的長三角地區高價值發明專利數量最多,達到68.5萬件,占國內總量的31.8%;京津冀地區43.8萬件,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廣東省39.4萬件,分別占國內總量的20.3%和18.3%,這些都充分說明高價值發明專利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優化“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的指標內涵,做好監測統計分析,引導創新主體更加注重專利質量,更加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專利轉化運用,做好專利海外布局,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記者 汪子旭)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