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重大建設項目金額超4萬億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22





      為深入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大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中國保監會近日對《中國保監會關于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貫徹落實情況作出階段性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在保監會“1+4”系列文件引導下,保險業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力度不斷加大,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效。
    baoxian
    資料圖: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構筑實體經濟風險保障體系方面,上半年保險業積極發展企業財產保險、工程保險等險種,為實體經濟穩定運行提供了風險保障。同時,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優化責任保險發展環境,支持保險行業參與投資醫療機構和公立醫院改革。
     
      在大力引導保險資金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實體經濟方面,保監會主要引導保險資金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上半年,保險資金在參與PPP項目和重大工程建設,參與軍民融合發展和《中國制造2025》等方面都進一步發揮了保險資金“壓艙石”作用。
     
      上半年,創新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形式更是一個新看點。比如,行業設立中國保險業產業扶貧投資基金,構建“公益+交易所+保險”的精準扶貧模式,建立與國家脫貧攻堅相適應的保險服務機制。同時,在再保險和巨災險業務模式上繼續創新,加強了巨災保險基礎建設,推進了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實施。
     
      此外,持續改進和加強保險監管與政策引導,完善最低資本標準等相關償付能力監管規則,是保監會上半年的另一個重要工作。主要是對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重大投資項目,給予政策傾斜和綠色通道。密切關注重點公司風險,加強公司治理和關聯交易監管,完善流動性監管制度,加強保險資金運用監管。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保險行業正加快回歸本源,做強主業,保險保障供給能力顯著提升,進一步凸顯了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
     
      最新數據顯示,大病保險、農業保險、巨災保險等領域快速發展,上半年已完成續簽的大病保險項目共覆蓋了8.46億城鄉居民;截至2017年7月份,我國農業保險累計為190余種農作物提供風險保障1.32萬億元,承保農戶1.44億戶次。同時,保險產品結構逐步優化,普通壽險等保障型產品快速增長,短期理財型險種新增繳費同比下降較快。保險資金激進投資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17年8月底,累計通過基礎設施債權計劃、股權計劃等方式,直接服務實體經濟重大建設項目金額超過4萬億元。(記者江帆)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技術、人才、規制等成短板 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存難

      目前,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存在技術、人才、規制三大短板,發展仍相對滯后,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難以充分發揮其對社會保障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
      2017-07-13
    • 多因素影響 稅延養老險銷售“遇冷”

      多因素影響 稅延養老險銷售“遇冷”

      作為發展養老第三支柱的重磅產品,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落地已近半年,獲準經營稅延養老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已增至19家,其中,前兩批獲得資格的16家險企都已經推出了相應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資料顯示,目前市場上共有54款...
      2018-09-26
    • 產品升級整合保障 保險業結構調整進入更廣更深層次

      產品升級整合保障 保險業結構調整進入更廣更深層次

      2018年即將收官,保險業1月份的“開門紅”大戰就在眼前。但與往年略有不同的是,一些轉型走在前面的大型保險公司不再單純為“開門紅”推出某種特定產品,而是將競爭點轉向保障全覆蓋服務
      2018-12-13
    • 銀行保險業運行穩健?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增強

      銀行保險業運行穩健?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增強

      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增速繼續回升,信貸資產質量保持平穩,流動性水平保持穩健。一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76萬億元,同比增長7 7%;本外幣負債253萬億元,同比增長7 4%。
      2019-05-1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