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光伏裝機量保持著高速增長 戶用光伏爆發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13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8月我國發電量594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雖然增速比7月回落3.8個百分點,但發電量仍處于高位。
    guangfu
    資料圖:光伏電站(圖片來源:互聯網)
      在此基礎上,今年1-8月,我國發電量達到4165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增速比1-7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8月我國總發電量中,太陽能發電量雖然占比仍較小,但其卻始終保持著快速發展,同比增長34%。
     
      而與之相呼應,8月我國光伏新增并網容量超3.3吉瓦。另根據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17年1-8月電力工業運行簡況》統計數據顯示,1-8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38.28吉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16.49吉瓦;8月份全國光伏并網容量為3.36吉瓦。
     
      由此可見,光伏行業在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裝機量24.4吉瓦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著高速增長。
     
      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相關報告,今年上半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量24.4吉瓦,而在經歷了“630”(6月30日后補貼下調)后,這一快速增長勢頭卻仍然沒有減弱。根據1-8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38.28吉瓦計算,在7-8月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為13.88吉瓦。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相關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國光伏電站新增裝機量再創新高,累計裝機突破100吉瓦,上半年新增裝機24吉瓦左右,其中分布式超過7吉瓦,比去年同期增長7倍左右。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預計,分布式全年將突破10吉瓦,今年是真正意義上的居民分布式光伏爆發元年。
     
      在此基礎上,數據顯示,僅8月份,我國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就達到1.4吉瓦。相對于此,地面電站項目達到1.9吉瓦。
     
      在業界看來,得到這一成績,是綜合因素促成的。如,在光伏裝機只增不減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棄光率由12%下降至7%左右,新疆、甘肅棄光重災區,與去年同期的32.4%與32.1%相比,分別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以上,青海、寧夏則降至10%以下。
     
      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這得益于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電力供需的影響,上半年用電率同比增長4%,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是良好的政策引導,棄光問題寫入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從國家層面推動問題解決;三是技術進步,比如實施火電靈活性改造,使常規能源成為備用,把原有的部分空間騰挪給新能源。
     
      與此同時,光伏行業技術進步加快,世界紀錄不斷被推進。日本HBC電池效率達到26.3%;德國Topcon技術研制的N型多晶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1.9%;我國天合光能6英寸全背電極太陽電池(IBC)效率達到24.13%。
     
      在技術方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黑硅技術、PERC技術成為當前電池片企業技改的主流;各大企業加速布局N型電池領域;HIT電池加速產業化;組件環節自動化、智能化改造也在加速。從總體看,國內企業研發投入占比低于全球領先水平,且彼此間差距不大。
     
      戶用光伏爆發
     
      根據現有數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光伏裝機量規劃目標在今年就可完成。過去幾年,由于指標、電價下調等多方面因素導致“630”搶裝。未來3年光伏新增規模應控制在45吉瓦左右,年裝機15吉瓦左右。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嚴格按照各省上報的“十三五”規劃中的光伏發展指標,對未來指標的發放予以嚴格控制和規劃,分解到年和省份,參照風電預警機制,對各省光伏裝機量予以公示,對熱點地區光伏投資予以預警,讓各個市場主體有明確的預期。
     
      同時,將加強光伏標準體系建設,優先完善農業光伏和居民分布式標準。農業光伏的重點是土地利用問題,各地對光伏農業的用地衡量標準不統一導致多重問題,需要協調相關部門規范土地利用,使光伏農業項目有據可依。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戶用光伏產品、安裝、并網標準缺失,發展良莠不齊等問題仍存在,但戶用市場爆發,為我國光伏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日前舉辦的中國首屆戶用光伏大會上,美國數據調研公司IHS Markit高級分析師謝鋒表示,2016-2020年,戶用市場將逐步由歐洲轉向美洲和亞太地區,由純補貼模式轉向自發自用。據分析,中國戶用光伏規模在2017年將達到2吉瓦,這意味著在戶用光伏領域,中國將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據介紹,目前中國最大的戶用光伏市場在東部沿海,以江浙、山東、安徽、江西為主。“3-5年,這個市場逐步出現向內地轉移的趨勢,比如廣東可能是第一個,第二個出現在湖北、湖南,逐步會產生戶用需求。”謝峰分析認為,中國的市場比較大,“我個人認為商業模式比較多,將來應該是逐漸偏向于這一塊來做,電網的比例越來越少。”(于南)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沖破壁壘中國光伏轉戰新興市場

      開發并應用更清潔、效率高、可持續的能源是全球能源轉型的大勢所趨,太陽能以其獨特優勢成為首屈一指的新能源,帶動了光伏產業的勃然興起。
      2017-03-22
    • 出海遇寒冬 中國光伏企業瞄準新興市場

      中國光伏產業“出海”的歷史,總是伴隨著“歐美貿易保護主義”的陣痛。最近幾年,全球化的質疑和反對聲音有增無減,逆全球化思潮也隨之頻現,中國光伏產品連續遭遇歐美國家等主要出口市場的“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2017-04-11
    • 市場不確定性加速光伏企業優勝劣汰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延續了2015年以來的回暖態勢,總產值達到3360億元,同比增長27%。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位居全球首位。
      2017-04-14
    •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向好 市場規模超萬億元

      日前,第12屆中國(濟南)太陽能利用大會舉行。與會專家和從業者認為,中國光伏產業正步入健康發展階段。業內人士預計,光伏發電潛在市場應用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2017-04-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