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規模超5000億 日化業資本市場"翻身"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20





      日前,蒂花之秀的母公司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臣健康”)首發上會獲通過引來日化行業一片喜氣洋洋,招股說明書顯示,名臣健康計劃公開發行的新股不超過2036萬股,募集資金3.57億元。
    rihua
    資料圖:日化產品(圖片來源:互聯網)
      進入2017年以來,成功過會的日化企業又何止名臣健康一家。資料顯示,2017年初拉芳家化IPO申請獲通過,并于3月在上交所正式掛牌。此外在首次提交招股書1年4個月后的2017年9月,珀萊雅IPO終于成功過會。
     
      而此前的日化行業卻是資本市場的“棄兒”,眾多日化企業上市并不順利甚至一度夭折,很多小日化企業因A股上市不順利被迫投向中小板。2014年相宜本草、安婕妤紛紛上市“難產”,2016年11月廣東丸美上市被否,日化行業的上市之路陰影不斷。
     
      為何此前不受資本青睞的日化企業進入2017年以來突然就翻了身呢?對此,優億美采購服務平臺創始人白云虎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2017年以來,各路資本確實對日化行業較為看好,上市之路順利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近幾年日化行業發展很猛,目前日化行業的總體規模達到5000多億元,這在中國各個行業的排名中已很靠前,化妝品行業近幾年的增速達到10%左右,各路機構也看到了這種變化;另一方面,隨著證監會等機構不斷嚴查嚴管,很多此前不規范、不具上市條件的企業目前已經逐步完善,上市成功率大大提高。”白云虎如是說。
     
      說到不規范、不透明,無法達到上市的要求,此前日化行業在這方面確實很明顯。業內人士分析,日化行業的突出特征就是有很多規模很小的企業,5000多億元的市值被5000多家日化企業瓜分,這些企業規模本身難以滿足主板的上市要求,此外日化行業大部分市場被外資品牌占據,中國本土企業占比不到五分之一,缺少實力強勁的本土日化企業。這使得日化行業上市公司的數量很少,資料顯示,目前主板上市的日化企業只有14家(中國兒童護理上市成分中沒有日化業務被排除在外),其中外資品牌有7家,國產上市日化企業僅有青島金王、上海家化、廣州浪奇、索芙特、兩面針、霸王國際。
     
      對于其他行業,零食飲料行業上市企業達到56家,同樣小企業很多的家電行業上市公司有60家,而企業總體數量相對較少,TOP10占比高達90%的乳制品行業的上市企業也有17家。國產日化企業上市成果確實不佳,目前家電行業備受青睞能否扭轉行業總體格局還有待關注。(記者 周子荑)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