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在剛剛過去的9月更是曾創下自2015年以來的新高。雖然9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有所企穩,但是對于眾多出口占比較大的家電企業來說,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無疑挑動著他們敏感的神經。
資料圖:家電出口(圖片來源:互聯網)
那么人民幣升值到底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對于匯率波動這一不穩定因素,這些企業又是如何做才能盡量減少其影響,這一波人民幣升值對家電出口的影響是否將結束?
最新發布的《家電產業現狀和展望報告書》顯示,今年主要家電產品的全球生產量為75284萬臺,其中中國制造的產品多達42318萬臺,占比達56.2%。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家電行業累計完成出口額323.4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6.02%。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家電制造和出口大國,許多家電企業的出口占比達到一半以上。在從事家電出口的企業中,有的企業以為國外代工起家,出口占比較高,比如新寶電器,2017年上半年銷售收入37.25億元,其中國外銷售收入為32.97億元,占比約為88.52%;有的國內企業逐漸打通國際市場,出口占比穩步提高,比如美的集團曾在半年報中表示,隨著海外布局的深入,預計未來出口收入占整體收入將超過50%。
只是在中國龐大的家電出口背后,人民幣升值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當前家電企業出口主要以美元結算,因此對于這些涉足家電出口的企業來說,匯率波動成為影響其業績的最關鍵因素之一,尤其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波動。
小天鵝就表示,該公司出口主要以外幣結算,而成本支出主要是人民幣結算,收入與支出幣種的不匹配致使匯率的波動對公司的利潤有較大的影響。志高空調也表示,該公司約48.7%的銷售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計值,主要為美元,而成本及開支則大部分以人民幣計值,因此須承受匯率波動風險。
更進一步,匯率波動對企業業績報表的影響在于由于匯兌損失所產生的費用增加。以今年上半年為例,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了2.5%,長江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考慮到家電企業存在一定外幣資產且出口訂單多以美元計價,匯率升值沖擊下的行業中報匯兌損失大幅增加并拖累財務費用率明顯提升,尤其是部分出口業務占比較高的企業。
美的集團表示,若匯率大幅波動,不僅可能對該公司產品的出口帶來不利影響,同時可能造成匯兌損失,增加財務成本。根據2017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團的財務費用為3.4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8.29%,主要是因為匯兌損失增加所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匯兌損益所產生的財務費用為3.36億元,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加。
TCL集團也遭受了一定損失,今年上半年匯兌凈損失963萬元。
蘇泊爾今年上半年財務費用為134.86萬元,同比增長83.5%,主要也是由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產生匯兌損失。志高空調上半年的“其他損失”為411萬元,主要也是匯兌差額損失。
匯率波動對企業來說是不可控的因素,不過企業也有應對之法,比如實行遠期結匯,開展外匯資金衍生品投資業務,進行人民幣結算等。蘇泊爾就表示,為降低匯兌損益風險,積極推動出口業務的人民幣結算,同時通過遠期結匯等方式降低匯兌損失風險。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利用銀行金融工具,開展外匯資金業務,鎖定了換匯成本和利潤,實現外匯資產的保值增值。
雖然針對匯率波動企業早有一系列應對之法,但是“商業層面的調整遠跟不上金融匯率層面和政府政策層面的調整速度”,尤其是對于眾多中小企業來說,有家電出口貿易企業表示。
尤其是在最近的這一波人民幣升值中,由于周期長、幅度大,企業受影響較大。有從事家電出口貿易的企業表示,人民幣升值后,外商因為價格太高不下單了,自身也因為價格太高而沒法進貨。也有從事出口代工的家電企業表示,工廠到現在還沒能生產,原本價格競爭力就不強,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過9月中下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穩定,長江證券認為,從近期走勢看,匯率對行業基本面沖擊預期正在逐步緩解。中信證券方面也分析稱,匯率是影響當期出口毛利率,近期9月中旬以來匯率走勢有所企穩,再加上央行對外匯準備金率的調整以及美聯儲縮表預期,未來人民幣單邊上漲的趨勢恐將出現改變。匯率對家電出口企業的影響在短期內仍然很大,但從中長期來看其影響已接近尾聲。(記者 薄冬梅)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