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我國家電工業的生產規模已居世界首位,是我國極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家電工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重點企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取得突破,為下一階段實現家電“強國”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資料圖:彩電生產制造(圖片來源:互聯網)
以制造為本 加強技術創新
2016年家電主營業務收入1.46萬億元,較2015年增長3.78%,比2010年增長了62%;利潤總額達到1196.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0.37%。
當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不論經濟發展到什么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把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中國家電業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越戰越勇,產業發展平穩健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家電主營業務收入1.46萬億元,較2015年增長3.78%,比2010年增長了62%;利潤總額達到1196.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0.37%,比2010年增長162%。今年以來,大白電的產銷量均有小幅增長,小家電也有不錯的市場表現,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總體健康。數據顯示,2017年1~6月,中國家電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46億元,同比增長16.02%;實現利潤504.8億元,同比增長9.63%。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家電業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造升級之路上已經領先一步,開始積極部署《中國制造2025》戰略項目。《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目標為,力爭用10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對制造水平明顯高于中國整體制造業水平的家電業來說,實現戰略目標并不是很難。根據目前中國家電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到2025年,中國家電業將引領國際家電產業的發展。
中國家電業的制造能力高于中國整體制造業的平均水平,這源自家電企業對研發、創新、裝備等各方面的投入。《中國制造2025》對創新能力提出了具體的考核指標。就這些指標來說,近幾年家電業涌現出大量科技創新成果,科技成果含金量持續上升。其中,國內龍頭企業成為技術進步的中堅力量。截至2016年年底,海爾、美的、格力這三家核心企業在中國境內擁有的專利數量超過6.9萬個。
另外,目前中國家電制造的自動化、智能化在整個制造業來看也處于較高水平。但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已有部分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工程以及標桿性的海爾互聯網工廠嶄露頭角,但在一些小企業仍可看到一些手工作坊,更多的家電企業正在經歷由“工業2.0”向“工業3.0”的過渡。
總體來看,近幾年在黨和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下,中國家電業主動出擊,持續在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方面下苦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創新產品層出不窮,良性健康的創新氛圍正在形成。在重點企業帶動下,家電工業的科技研發體系建設與人才隊伍建設基本完成。重點企業開始構建全球研發體系,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并采用開放式創新方式,聚集全球優秀人才。研發投入的增長使家電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大量涌現,自有知識產權進入快速上升期。根據部分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海爾、美的、格力3家核心企業的合計研發投入2012年超過60億元,2013年超過80億元,2014年超過100億元。在此基礎上,隨著制冷壓縮機、電機、磁控管、熱交換器、保護器等多個領域攻關項目的完成,家電核心技術取得全方位突破,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家電產業鏈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
消費升級銳不可當 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全國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和居民消費的進一步改善,為家電產品升級換代帶來大好時機。家電產品成為生活品質甚至審美水平的一種體現。
當前,中國消費者已不滿足于過去簡單地擁有家電、使用產品,轉而追求更好品質的生活。近年來全國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和居民消費的進一步改善,為家電產品升級換代帶來了大好時機。家電產品已與家庭生活結合得更加緊密,成為人們生活品質甚至審美水平的一種體現。
2016年,家電產品在滿足消費者日常使用需求的基礎上,智能化、時尚化、健康化特征凸顯。搭載WiFi功能的智能家電比例提升明顯,各大家電企業還開發出擁有人機交互、機器互聯以及自學模式等更多智能化功能的產品。隨著技術水平、創新能力的提升,企業不斷推出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家電產品。除此之外,隨著80后、90后消費能力的提升,外觀時尚、富有設計感的家電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家電產品成為年輕人彰顯個性和品位的一個平臺。
具體到內銷市場上,整體增速趨穩,冰洗空三大產品市場微增,廚房電器與衛浴產品成為行業亮點,零售量、銷售額全部增長。2016年,廚電產品繼續受到消費者關注,適應都市消費人群的臺式洗碗機、炒菜機等產品不斷涌現;而衛浴產品領域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智能坐便器,更多產品加入了除味、水凈化等功能。在整體需求疲軟的背景下,線上銷售的強勁表現依然是亮點,大家電與廚房小家電線上銷售延續上年的走勢,保持強勢增長態勢。
在國內家電市場消費升級的同時,中國家電業的國際影響力也日益提升。經過多年持續的努力,中國產品的影響力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有了質的提升,海爾、格力、美的、海信等一批中國自有品牌已經得到國外經銷商與消費者的認可,開始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給“中國制造”賦予了新的內涵。中國家電業正在從單純依賴出口的貿易型模式向新型國際化戰略轉型,國家積極的外交政策也有利于企業不斷探索國際化的新途徑,并收到明顯效果。
當前,家電業已經進入深度融合、快速變革的新時期,資本、科技、勞動力等各類生產要素已經突破國界,全球化分工、國際化產銷已經成為家電業的時代特征。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家電產業全球性兼并重組的步伐明顯加快。海爾先后完成了對新西蘭斐雪派克、日本三洋東南亞白電業務、美國GE家電板塊的收購,美的收購了東芝白電業務、德國工業機器人公司庫卡、意大利中央空調企業Clivet等。此外,海信收購了夏普墨西哥電視機工廠,華意、萬寶等零部件企業先后收購西班牙科必奇商用壓縮機及意大利ACC公司。這些都表明,中國家電業國際化步伐在明顯加快。
作為行業組織,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將繼續通過制定發展規劃,編制技術路線圖,組織行業交流、培訓和展會等方式,進一步助力產業發展。相信未來中國家電業將為中國制造業做出表率,而我們也必將實現家電“強國”的目標。(中國家用電器協會)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