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計劃十年內成為全球半導體強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3





      中國有關官員近日表示,成為全球半導體強國的雄心應該專注現實,因為研發支出短期內無法超越英特爾等半導體巨頭,但中國仍然在物聯網等新興領域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
    bandaoti
    (圖片來源:互聯網)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近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半導體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的“彎道超車”戰略不現實。這一2014年成立的200億美元政府支持基金旨在幫助中國芯片產業脫穎而出。丁文武所稱的“彎道超車”是指在競爭對手最薄弱的時候實現超越。
     
      目前,中國正在努力降低對每年約2000億美元半導體進口的依賴,因為中國擔心過度依賴會有損國家安全和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中國計劃在10年內斥資約1500億美元,以在芯片設計和制造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美國企業高管和政府官員們則警告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可能損害美國利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在引導總體投資和戰略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鑒于目前的情況,實現彎道超越非常不切實際。”丁文武說,“只有在大家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才有可能。”他指出,資金也不能解決問題,要知道,英特爾、三星電子和臺積電每年研發支出都達到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美元。
     
      丁文武發問:“如何能在落后如此多的情況下實現超越?更不用說是在領先者也在努力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的情況下。”隨著車聯網的興起,中國工信部專注智能硬件、智能傳感器等潛力市場。“我們支持在智能硬件、智能傳感、智能網聯汽車、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工信部電子司司長刁石京在論壇上表示,“集成電路工業作為行業基礎和最重要的領域一直在探索發展方向,不會錯過新的增長機會。”
     
      紫光股份作為清華大學下屬控股子公司、中國高校產業的代表之一,已經成為一個依賴高性能處理器和3D-NAND內存芯片組件進口的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廠商。今年3月份,清華紫光獲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的1000億元人民幣融資總量。此外,還獲得了成立于2014年的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資金將用于推進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魏少軍表示,中國最大的擔憂之一是不想看到我們其他行業受到控制。“我們嚴重依賴半導體進口,但是,如果他們突然停止向我們提供芯片呢?”“另一方面,曾有來自海外巨頭的CEO問我:你們從我們那里購買了大量的芯片,如果你們停止購買,我們該怎么辦?”
     
      紫光集團和其他清華的下屬控股公司近年來已經發起了多項收購交易,以增強其設計能力,并與西部數據等全球性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但這種大舉并購引起了海外監管部門的反對,因為擔心可能會受到美國政府等監管機構的審查,紫光對美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數項收購計劃最后都被迫放棄。(江佳羽)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加速 行業龍頭迎來發展拐點

      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多年來一直被視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自主發展的一大瓶頸和短板。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近年來不斷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比重逐步提升,一些行業龍頭企業也正迎來發展拐點。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可關注...
      2017-04-07
    • 半導體照明“十三五”規劃出臺 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

      近日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要不斷突破,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
      2017-08-13
    • 半導體材料嚴重依賴進口 國產化替代前景可期

      半導體材料嚴重依賴進口 國產化替代前景可期

      近年來國內半導體行業快速增長,帶動半導體材料需求快速釋放,然而目前國內半導體材料絕大部分仍依賴進口,本土半導體材料廠商僅能滿足約20%的需求,且大多為中低端材料。
      2017-08-31
    • 2021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將突破1200億元

      2021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將突破1200億元

      材料和零部件作為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在整個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支撐作用。近10多年來,在創新驅動和市場引領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內地已經初步形成了半導體制造材料和零部件供應鏈雛形。
      2017-10-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