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經濟破瓶頸 要打好知識產權這張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18





      伴隨著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等新興業態的出現,共享經濟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無論是國外的優步(Uber)、空中食宿(Airbnb),還是國內的滴滴出行、途家網,都獲得了多輪巨額投資,這類企業估值之高也令資本市場咂舌。行業內各個平臺大同小異,其競爭只能依靠資本加持的做法一度帶給業界不少的困擾。也就在此時,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悉數登場,被從幕后推上了前臺,作用日益顯著。
    gongxiangjingji
    (圖片來源:互聯網)
      在近日舉行的2017全球知識產權生態大會上,摩拜共享單車知識產權總監梁健表示:“共享經濟領域的專利訴訟是比較高發的,專利已經成為競爭者間進攻和防御的必備武器。未來,共享經濟會塑造一種嶄新的競爭格局,傳統領域專利權人利用專利參與到共享領域意愿強烈。同時,頻繁開展專利安全運營,將會帶動知識產權運營新局面。”
     
      共享經濟成知識產權訴訟高發區
     
      知識產權制度以設置使用權限保護創新的做法助推了工業時代的技術創新,但共享經濟“人人共享”的模式則打破了使用權限,產權制度面臨“應用難、保護難、維權難”的局面。
     
      目前來看,涉及知識產權較多的共享經濟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提供虛擬的內容,比如提供內容服務的喜馬拉雅FM,提供醫療咨詢服務的春雨科技等。第二類是資源對接平臺等虛擬分享。如畢馬威創新創業共享中心,致力打造創投圈資源對接平臺,構建包括創業企業、投資機構、政府等各類角色在內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加速了各機構之間資源共享、資源對接,促進各方的合作。第三類則為有形、可見的硬件設施,比如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等行業。
     
      而在這三類中,共享單車領域的專利大戰更為引人注目。比如,以政府付費投資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為主要業務的永安行就在上市前夜遭遇專利糾紛。
     
      今年4月,永安行IPO獲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共享單車第一股”基本成為了囊中之物。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一位名叫顧泰來的中央“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以侵害其發明專利為由將永安行訴至公堂,推遲了永安行的IPO計劃。
     
      今年6月7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永安行勝訴。專利障礙被掃清后,8月17日,永安行終于“驚險”上市。
     
      此外,共享充電寶也是當前共享經濟的新熱點之一。雖然行業模式一直受到質疑,但是融資總金額已超過數十億元。在資本喧囂塵上的同時,關于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專利訴訟案件卻不絕于耳。有數據統計,共享充電寶的知識產權訴訟已發生45起。
     
      來電科技CEO袁炳松表示,與技術創新型企業相比,共享經濟企業的專利數量非常少;國外企業比國內企業更重視提交專利申請,獲取專利保護;國內企業幾乎都處于“專利裸奔”的狀態。“在共享經濟領域,企業起訴其他企業專利侵權,目的并不是為了索賠,而是要對方停止侵權,無法再生產銷售。”
     
      企業專利布局形成“加速度”
     
      風口之上的共享單車,受到資本狂熱追捧,但如果一旦涉及侵權,其市場拓展將大受影響。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也曾對外表示,對這些互聯網企業來說,說不清知識產權問題,無論是上市,還是把公司賣掉,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估值。
     
      鑒于此,在創業創新大潮中,創業者、企業家對專利尤其是企業核心專利這種可以幫助自己形成壟斷的“大殺器”已經有越來越深刻的認識。
     
      有數據顯示,主推“小橙車”的摩拜科技成立兩年來,已經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近60件,其中包括PCT國際申請,并已擁有國內專利20余件。而主推“小黃車”的北京三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也有開始提交專利申請。在商標領域,摩拜科技目前共申請注冊商標180余件,“小黃車”申請注冊商標500余件。
     
      梁健表示,在企業里面做知識產權,到后期維護訴訟階段,需要依賴于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需要完善發明人的激勵機制,培育公司創新文化等。“目前知識產權行業對共享經濟領域專利侵權的一些大案、要案的分析交流較多。關于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媒體報道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這些也會進一步提升專利保護意識。”
     
      但也有知識產權相關領域專家持不同看法——
     
      “共享經濟靠專利消滅競爭對手風險過大,對手可以用快速迭代的方法來規避風險。”
     
      “專利侵權的訴訟判定都比較復雜,最大的不確定性在于時間。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擁有專利權的公司都倒閉了,官司還沒結束。”
     
      但袁炳松認為,“盡管如此,專利訴訟對于共享經濟企業來說,在資本維度上還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本在選擇項目的時候,往往會著重去研究項目背后的知識產權布局,特別是是否存在潛在的風險點。”
     
      核心專利成決定競爭格局的關鍵要素
     
      “共享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首先要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其次要發掘能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要素,如核心專利。截至目前,來電科技已經布局80多個專利。”袁炳松認為,從服務構想到硬件產品的構想,核心知識產權的價值愈發彰顯,成為決定競爭格局的關鍵要素。
     
      共享經濟得益于技術紅利的釋放,對社會業態的影響也從大眾消費逐漸向產業層面滲透。如今,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逐漸成熟,為共享模式創新及應用實踐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摩拜單車就是基于此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首創將GPS定位模塊、物聯網芯片集成在車身智能鎖上的模式,并通過新一代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將超過百萬量級的摩拜單車與用戶手機上的摩拜APP相連接,實現精準定位車輛位置、實時掌控車輛狀態,對每一輛摩拜單車精細化管理。
     
      無論如何,專利風險已經成為創業公司面臨的一大考驗。劉遠舉認為,“互聯網+”的下半場,玩法會有些改變,不再是資本主導一切,知識產權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創業公司最好還是自己研發申請專利,以免受制于人陷入被動。不過,即便是在知識產權訴訟中敗訴,共享單車的擴張步伐也很難停止,只是會付出專利使用費的較高成本,或者通過私下和解的方式解決。(記者 李洋)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服務機器人市場進入迅速增長階段 發展瓶頸將突破

      服務機器人市場進入迅速增長階段 發展瓶頸將突破

      近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主管部門將通過制定標準規范、搭建標準平臺等措施,引導餐飲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不久之后,給你做飯、送餐的都是機器人。”
      2017-07-06
    • 養老器械產業井噴 人才缺口成瓶頸

      在諸多政策推動下,中國養老器械產業的春天已經到來。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把養老器械及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2017-11-22
    • 分散式風電遭遇瓶頸 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成關鍵

      分散式風電遭遇瓶頸 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成關鍵

      當前,我國分散式風電發展已基本具備所需要的政策環境、技術和管理能力等條件,逐步發展成為風電市場重要的補充力量。然而,分散式風電發展仍存在開發成本較高、實踐經驗缺乏、融資和商業模式有待豐富等多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2018-10-12
    • 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評價報告》,以2010年為基期年份,經測算,2010年以來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穩步上升,至2016年已達到200 3分。
      2017-06-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