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手機廠商加速創新拼“紅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19





      近來,國產手機廠商們將“扎堆”發布新產品變成了一種“流行”。先是360、一加、榮耀的新品發布會“撞車”,然后是小米和華為又在同一天發布冬季新品。
    shouji
    (圖片來源:互聯網)
      在“看上去很美”的背后,國產手機正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在從新機市場遷徙到換機市場后,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曲線已從“向上”變成“向下”。對比2016年第三季度和2017年第三季度的數據發現,大中華區智能手機銷量占全球市場比重由32.3%降至27.9%。中國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表示,2017年手機總銷量與2016年相比再次出現下滑。
     
      在市場容量瀕臨“飽和”之外,“洗牌”仍在繼續。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坦言,國內手機市場排名前4的廠家加上蘋果,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占到72%左右,“再擠一擠,前5名未來一定會增長到90%以上”。一加手機CEO劉作虎也表示:“其他新品牌想要出來,可能性是1%以下,小品牌會活得比較艱難。”
     
      國內手機市場“紅海”已現,國產手機廠商如何“求生”?
     
      技術創新帶來新賣點
     
      售價799元的小米手機紅米5,售價1699元的360手機N6Pro和售價2699元的一加手機5T,三款價格差異巨大的手機有什么相同之處?答案是:它們均為全面屏手機。金立更是一口氣發布了價格覆蓋了999-4399元的8款全面屏手機新品。
     
      對此,王艷輝表示,這是因為除提升使用體驗外,從外觀上看全面屏可以給手機帶來明顯而直觀的變化,對于手機廠商而言,更容易體現出產品的更新換代。
     
      金立集團董事長劉立榮表示,全面屏手機會明顯加速用戶的換機頻率。他預計2018年上半年行業會有第二代全面屏手機推出,這會真正促進全面屏手機普及,也為2018年的手機市場帶來更多變量和機遇。
     
      如果說全面屏寄托著國產手機廠商制造“賣點”推動手機更新換代的期望,那么在更多領域使用創新技術,則是為未來的競爭留下“后手”,特別是考慮到三星即將在中端機市場發布自己的全面屏產品。
     
      比如在交互方式上的徹底變化。360的N6Pro取消實體按鍵,采用虛擬按鍵的操作方式,從屏幕右下角向上滑即為返回,中間向上滑為home鍵,左下角向上滑則為開啟多任務,以手勢操作取代安卓手機傳統的“三大鍵”。小米MIX2也迎來了全局手勢操作,可以隱藏虛擬按鍵,完全改用手勢控制。
     
      再如在技術創新上與蘋果“對標”。如iPhoneX的面部解鎖與無線充電技術。劉作虎介紹說,一加5T也采用了面部解鎖技術,甚至各種表情都可以成功解鎖。劉立榮則表示他十分看好無線充電技術,考慮到在公共場所布置無線充電設備的成本相當低,后續會有越來越多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問世。
     
      合縱連橫營造新生態
     
      在小米初出茅廬、榮耀剛剛發布、樂視還風生水起時,這些打著“互聯網手機”稱號的國內廠商們曾經言必稱“生態”。如今回望,當時所說的“生態”更像是一種噱頭,但在今天,針對不同手機品牌的特色,新的生態正開始建立起來。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這是小米的戰略。”雷軍將這樣一番話送給智能硬件開發者們。他還表示,在小米的平臺上,智能硬件聯網設備超過8500萬臺,日活設備超過1000萬臺,合作伙伴超過400家。
     
      包括獨角獸公司紫米、華米、智米、納博恩等一系列智能硬件“小伙伴”在內的數量龐大的智能硬件創業團隊構成了小米的“新生態”,根據最新公布的小米物聯網開發者計劃,小米將為智能硬件團隊提供更多支持。“智能硬件團隊可以使用小米物聯網提供的標準技術文檔和統一接口連入米家APP,將產品與現有小米物聯網平臺上所有產品實現聯動、相互控制,還有可能進入小米新零售渠道,通過包括200家線下小米之家的門店銷售。”小米物聯網平臺負責人高自光說。
     
      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總裁張平安同樣將目光投向了開發者。他表示,華為終端云服務將推出“耀星計劃”,設立10億元基金激勵開發者創新,圍繞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物聯網、服務直達等領域,提供人才培養,開發和創新支持,更好地完善華為的生態和服務體系。
     
      老牌手機品牌金立則力圖搭上“新零售”的快車,在銷售渠道上建立自己的“新生態”。劉立榮介紹說,金立與京東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銷售合作、共建品牌“京東之家”以及線下營銷活動等3個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希望共同開拓一二線城市,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可以逛和玩,而且還兼具售后等服務功能的‘無界零售’。”
     
      本地化搶占新市場
     
      如果說“新生態”的構建還是國產手機廠商效法蘋果應用商店的模式,希望通過自己對平臺的控制創造更多用戶黏性和盈利點。那么在海外市場,國產手機廠商還做成了蘋果沒有做成的事。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小米與三星各自憑借920萬臺手機出貨量,分得印度智能手機市場23.5%的市場份額,并列成為印度第一大手機品牌,這也是小米首次追上三星。排名第三到第五的分別是聯想、vivo和OPPO。即使在單機售價400美元以上的印度高端手機市場上,一加也與蘋果并駕齊驅。
     
      國產手機廠商在以東南亞為主的亞太新興市場同樣表現良好。和印度一樣,這一新興市場同樣還處于從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遷徙的“新機時代”,蘊含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市場研究機構高德納發布的報告顯示,得益于亞太新興市場及北美市場的強勢增長,全球智能手機第三季度的出貨量實現了3%的同比增長。
     
      “中國手機廠商在東南亞市場的增長速度相當強勁。”國際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AnalyTIcs智能終端高級分析師拉杰夫·納爾表示,在東南亞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印度尼西亞,OPPO和小米的市場份額在2017年第三季度分別占據了第二和第四的位置,OPPO銷量同比增長達到163%,小米銷量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233%。
     
      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的高速增長已不僅因其“物美價廉”,生產和銷售渠道本地化成為它們強勢崛起的關鍵。拿印度市場來說,在生產方面,OPPO在印度投資總額約合22.6億元的手機工廠已獲準開工,此前小米、聯想、vivo也公布了自己在印度的建廠計劃并先后投產。在營銷方面,國產手機不僅繼續統治著印度手機銷售的線上渠道,甚至將雜貨店和路邊攤也當作渠道鋪設的重要一環。(陳靜)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手機全面轉向全面屏 國產廠商需拓展海外市場

      手機全面轉向全面屏 國產廠商需拓展海外市場

      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可進步的空間顯然沒有以往那么大了,要想吸引用戶,就必須推出差異化的賣點。全面屏無疑是手機行業當下的一個熱門話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廠商,都已經或即將為自己的旗艦產品配備全面屏。
      2017-09-21
    • 國產手機密集發布高端產品 搶灘海外市場

      國產手機密集發布高端產品 搶灘海外市場

      隨著銷量觸碰到天花板,國內手機市場開始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品牌集中度進一步加大,整個行業的馬太效應初露端倪。
      2018-04-25
    • 加碼技術創新和海外市場 國產手機頭部廠商戰略轉型

      加碼技術創新和海外市場 國產手機頭部廠商戰略轉型

      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經歷巨大倒退,出貨量9100萬臺,同比猛降21%。盡管華為、OPPO、vivo領銜國內市場,分別占有24%、19%、17%的市場份額,也要面對市場...
      2018-07-09
    • 5G試商用臨近 國產手機圖謀市場“彎道超車”

      5G試商用臨近 國產手機圖謀市場“彎道超車”

      縱觀整個國產手機品牌市場,已經有多家廠商宣布與5G相關的布局計劃。顯然,“5G商用”對于國產手機品牌而言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也會成為市場格局的最大變量,格局會隨著更新科技的推出以及5G的發展等機遇而轉變。
      2018-11-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