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豆進口或迎新格局 將惠及多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4-14





      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商品加征25%的關稅。雖然實施日期另行公布,但征稅預期已經引發大豆市場不小的震蕩。中美貿易摩擦是否會改變中國進口大豆格局?
    dadoujinkou
    (圖片來源:互聯網)
      受訪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大豆貿易將難免受殃。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和消費國,帶動了美國大豆種植業快速發展,如果中國發起反擊,收緊對美豆進口,將對美國大豆產業造成重大影響。同時,中國大豆進口原產地的多元化也將給更多貿易伙伴帶來商機。
     
      美國將在“豆”中受損
     
      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實施日期另行公布。這一措施主要針對美國政府4月3日依據301調查單方認定結果,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涉及約500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
     
      4月9日開盤,國內大豆期貨市場行情大漲。其中,豆粕開盤之后一度上漲近6%,每噸價格報3400元,創下歷史新高。其實,這輪漲價在清明節假日期間已經開始,大北農、正邦等飼料企業密集調價,有的企業每噸調價達200元左右。
     
      中信期貨研究部農產品研究主管陳靜認為,這輪大豆價格上漲有季節性等因素影響,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增強了市場對減少美豆進口的預期。
     
      深圳市融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如果加劇,勢必殃及大豆貿易,最終受損的將是美國大豆種植業。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和消費國,總進口量約占全球進口總量的2/3。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豆全年進口量達9554萬噸,同比增長13.9%,創歷史最高紀錄。其中,中國自美國進口的大豆為3285.4萬噸,占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34.39%,占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62%。
     
      王中強調,中國和美國一方是最大的消費地,一方是較大的原產地,如果合作開展大豆貿易,則可以給美國帶來巨大的機遇;如果中國發起反擊,收緊對美豆進口,將對美國大豆產業造成重大影響,甚至會使美國大豆種植戶陷入困境。
     
      日前,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播種意向調查報告顯示,美國今年大豆意向種植面積約為8900萬英畝,比去年下降1%。此前,美國普渡大學兩位教授曾測算中方對美大豆征收10%~30%關稅的結果:假如反制關稅增至30%,美豆對華出口將暴跌71%。
     
      大豆變局將惠及多國
     
      當前,針對進口自美國大豆征收25%關稅的措施尚未實施。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近日在回應將大豆列為反制選項時表示,美國大豆出口量太大,中國種植大豆的農民向相關協會提出了訴求,美國政府方面的補貼已經影響到中國農民的利益,現在是雙方談判合作的時間。
     
      陳靜表示,如果談判合作未能達成,中美貿易摩擦將進一步惡化,25%的關稅極有可能付諸實施。如果美國報復行為加劇,這一關稅還有可能提高,導致出口至中國的美國大豆大幅縮減。
     
      王中分析,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雖然高達80%以上,但并不會受美國大豆進口減少太大影響,因為中國在國際市場配置資源的空間非常大,可以選擇巴西、阿根廷等國大豆來替代。
     
      目前,中國大豆進口前三大來源國分別是巴西、美國、阿根廷。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自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分別為5093萬噸和658萬噸,占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比重分別為53.34%和6.89%。
     
      不過,陳靜表示,由于進口美豆數量較大,巴西、阿根廷能夠提供的大豆數量很難彌補美豆缺口。初步預估,今年,巴西、阿根廷大豆出口量將比往年大幅上調,預計可以供給中國7000萬噸,但與中國近1億噸的大豆進口需求仍有3000萬噸的差距。對此,中國可以擴大從俄羅斯、加拿大等國進口,減少美豆進口之后,將有更多的國家分享中國大豆消費市場。
     
      同時,業內人士建議,中國可以通過政策引導提高國產大豆產量,適度降低大豆領域的對外依存度,提升在大豆貿易領域的話語權。(吳力)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農業政策或改變大豆國際市場格局

      在中國需求擴大的背景下,大豆的國際價格比15年前翻了一番。中國需求的變化成為引發市場動蕩的因素,必須要時刻關注。
      2017-04-28
    • 中國企業爭奪全球大豆市場定價權

      大商所此次根據現貨市場變化,調整黃大豆2號合約及規則,將有利于促進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充分發揮市場功能,為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對保障我國糧油食品安全、提升我國國際大豆價格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2017-06-13
    • 國家扶持政策初見成效 國產大豆產業開始逐步復蘇

      國家扶持政策初見成效 國產大豆產業開始逐步復蘇

      隨著我國相繼取消大豆、玉米臨儲政策,大豆與玉米的比價回歸合理水平,大豆在面積、產量兩方面實現雙增,國產大豆產業也從當初的一蹶不振中逐步復蘇。
      2017-07-17
    • 2018年內我國大豆進口量有望減少1000萬噸以上

      2018年內我國大豆進口量有望減少1000萬噸以上

      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在走訪相關行業專家、綜合分析國內外市場形勢后發現,通過推廣低蛋白日糧配方、增加雜粕進口、擴大國內生產等措施,2018年內我國大豆進口量有望減少1000萬噸以上。
      2018-08-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