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制造業規范化發展遇難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24





      去年底,工信部公示了第七批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共計9家企業擬列入。此外,23家企業因不能滿足規范條件要求,擬從規范條件企業名單上撤下。自2013年起,《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發布以來,已累計有263家企業上榜。“上榜”或是“下榜”是否真能引導光伏行業走上健康發展之路?對此,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標準不斷提高


      工信部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24號)、《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本)及《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經企業申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管理部門核實推薦、專家復核等環節,于去年12月公示了第七批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其中,北京中科信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安徽銀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擬列入。與此同時,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艾力克新能源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因不能滿足規范條件要求,擬從名單中撤銷。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是“光伏領跑者計劃”的核心內容。《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本)》是為了加強光伏行業管理,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推動中國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而制定的法規。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已更新過三個版本,與2013年和2015年的兩個舊版本相比,2018年新版《規范條件》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比如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引導光伏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硅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現有光伏制造企業及項目產品則應滿足一系列技術指標要求,其中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8%和19.5%;硅基、銅銦鎵硒(CIGS)、碲化鎘(CdTe)及其他薄膜電池組件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8%、13%、12%、10%。新建和改擴建企業及項目產品的技術指標要求則更高: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9%和21%;硅基、CIGS、CdTe及其他薄膜電池組件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2%、14%、14%、12%。


      行業影響幾何


      相比進入名單,從名單中被剔除更引起業內的關注。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中所列的要求是對企業的基本要求,主流企業一般均可達到。


      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電池)部分在此次擬撤銷企業名錄里。記者費盡周折,聯系到該企業。


      巨力新能源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我們公司的‘組件’部分依然在企業名單里面,只是‘電池’部分撤銷了,這是我們自己申請的。


      因為企業產業結構調整,電池部分暫時不做了,只保留了組件部分,所以并非企業不再符合該名錄要求而被撤銷。我們也專門在公司主頁上澄清此事,因為這會影響到部分國外客戶的選擇。該名單發布后,一些法國和德國的客戶特意致電詢問,在他們眼中該名單相當于光伏行業合格證書,國外客戶還是比較看重的。”


      “光伏行業雖然發展了十幾年,但依然是新興產業,企業良莠不齊,《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可以促使企業更加規范,淘汰不合格的企業,倒逼企業進步和行業發展。”一位光伏組件相關負責人說。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部分在撤銷名單中的企業,不太愿意接受采訪,或者給出含糊其辭的回答。比如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稱:“該事件還在處理中,在審批的過程中我們遞交的材料可能有部分遺漏造成了現在的結果,并非企業不再合乎行業規范。”


      也有多位光伏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名單對企業的實質性影響并不大,并未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尤其在退稅和項目申報方面沒有受到影響。


      “該名單資質相當于企業的榮譽證書,大部分主流光伏企業都已位列該名單。因此,進入該名單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有光伏企業人士說。


      爭議如影相隨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裝機市場,2018年對光伏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了“5·31新政”等階段性行業低谷,行業如何進一步規范化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光伏行業來說,企業最關心的莫過于上網電價和項目審批,而《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還未起到這兩方面的約束作用。“不能真正打到企業的痛處,威懾力自然大打折扣。”


      此外,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行業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企業能夠生存,“市場的手”自會做出調節。而《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對很多指標做了量化的要求,用行政力量干預市場也許無法達到推動行業進步的初衷。


      “企業都有自己在新能源板塊的戰略布局,而《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詳細規定了新建項目的最低資金比例、出貨量等,也可能會打亂企業的戰略部署。”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人士說。(實習記者 常瀠木)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新規提高行業標準 光伏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新規提高行業標準 光伏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本)》,進一步提高光伏制造行業標準和門檻,并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項目。
      2018-03-28
    • 新增裝機同比大幅下降 光伏制造端出現逆勢增長

      新增裝機同比大幅下降 光伏制造端出現逆勢增長

      近日,在2019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指出,結合當前我國光伏行業發展運行情況,在新增裝機同比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光伏制造端出現逆勢增長。
      2019-12-14
    • 我國光伏制造端增長強勁 產品出口量價齊升

      我國光伏制造端增長強勁 產品出口量價齊升

      記者從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獲悉:今年以來,我國光伏制造端增長強勁。前三季度,多晶硅產量55萬噸、同比增長52.8%,硅片產量236吉瓦、同比增長43%,電池片產量209吉瓦、同比增長42.2%
      2022-12-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