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銷28年來首次負增長 汽車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29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雖然我國汽車產銷量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但已連續10年蟬聯全球第一。這也標志著我國汽車行業邁入品牌向上,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階段。在業內專家看來,雖然我國汽車市場可能需要3年時間進行調整,但增長潛力仍在,前景值得期待。


      產銷28年首次負增長


      數據顯示,2018全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上半年,除2月份外,其余月份銷量均高于2017年同期。下半年,汽車市場連續出現負增長,全年增速下降至2.8%。而這也成為1990年以來,我國汽車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


      “2018年,我國汽車產業面臨較大的壓力,產銷增速低于年初預計,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增速趨緩,增幅回落。”中汽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表示,一方面由于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全面退出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宏觀經濟增速回落以及消費信心等因素的影響,短期內仍面臨較大壓力。


      “2018年的國內車市方面,乘用車出現劇烈下滑,尤其是SUV 的下滑較嚴重,從而拖累車市整體下行。”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乘用車市場下滑較嚴重,雖然符合高銷量和高基數下的波動預期,但諸多復雜因素都對車市帶來了不利影響。


      數據顯示,乘用車的四類車型在2018年均出現負增長,交叉型市場繼續萎縮。其中,轎車產銷比2017年同期分別下降4%和2.7%;SUV產銷比2017年同期分別下降3.2%和2.5%;MPV產銷比2017年同期分別下降為17.9%和16.2%;交叉型乘用車產銷比2017年同期分別下降20.8%和17.3%。


      2018年,自主品牌乘用車整體呈現低迷態勢。統計顯示,2018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998萬輛,同比下降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1%,比2017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其中,轎車銷售239.9萬輛,同比增長1.9%,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0.8%,比2017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SUV銷售580萬輛,同比下降6.7%,占SUV銷售總量的58%,比2017年同期下降2.6個百分點;MPV銷售132.8萬輛,同比下降23.1%,占MPV銷售總量的76.6%,比2017年同期下降6.9個百分點。


      “2018年,國內車市下滑主要是由于自主品牌產銷量的劇烈下滑。”在崔東樹看來,消費升級是2018年車市的明顯亮點。中低端消費低迷,造成了自主品牌整體銷量不振。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仍處于普及期,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汽車產業已經邁入品牌向上,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階段。”陳士華說。


      2019車市能否“回暖”


      對于2019年國內車市走向,中汽協發布的《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認為,我國汽車市場將停止增長,預計汽車銷量將為2800萬輛,與2018年持平,增速為0。


      《報告》預測,2019年乘用車預計銷量為2360萬輛,與2018年持平;商用車預計銷量為440萬輛,小幅增長1%。


      “我國汽車市場需要3年左右時間進行緩解,但剛需仍然存在。”中汽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汽車千人保有量為156輛,遠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收入提高,汽車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同時,我國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持續提供了新的購車群體。


      與中汽協的“零增長”判斷相比,乘聯會方面則樂觀了不少。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19年7大重點工作任務:一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三是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四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五是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六是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七是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與2018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此次會議更加突出發展和市場。”在崔東樹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會對提振2019年的車市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看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我們認為,‘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中的‘憂’字,反映了中央高度重視短期的穩增長壓力,以防止經濟過快下滑帶來的就業風險。這是高瞻遠矚的前瞻性風險預判,有利于提早化解風險。”崔東樹說。


      “汽車是國內市場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也是促進市場消費的基礎工具。在外部經濟環境有惡化趨勢,反全球化浪潮涌動的當下,我國加快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保持戰略定力的要求。擴大消費和提升投資是應對出口壓力的好辦法。加強汽車業產銷發展是從供需兩端提出的建設國內大市場,改變依賴美國的外向型經濟為內需的重要機遇。”崔東樹認為,“如果2019年車市逆周期回暖,將有利于調經濟、穩消費、提振信心。”


      “對未來車市增長要有信心。信心比黃金重要,要建立消費信心。”崔東樹認為,2019年影響車市增長的高基數因素和樓市增長擠壓消費的影響將會得到緩解。


      “目前來看,汽車是國內惟一尚未被充分滿足的消費品。2018年,車市總體需求嚴重疲軟,出現了嚴重負增長,這是個低基數,有利于2019年車市的增長。”崔東樹說。


      新能源汽車一枝獨秀


      值得關注的是,中汽協發布的《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與乘聯會一致認為,有一種車型在2019年將會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即新能源汽車。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2017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2017年同期分別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比2017年同期分別增長122%和118%。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預計銷量為160萬輛,同比增長33.3%。”許海東表示,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變化與補貼政策關聯度很高。2019年,補貼退坡肯定也會對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產生一定影響,但完成160萬輛的銷量目標仍將是大概率事件。


      “總體來看,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突破120萬輛是很好的成績。2019年的補貼政策思路若是能夠繼續2018年1月的延續期、2-5月過渡期,并施以合理的補貼標準,則新能源汽車仍會持續較快發展。”崔東樹說。(記者 于大勇)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