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補貼標準將出 市場化方式確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2-03





      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4426萬千瓦,僅次于2017年新增裝機,為歷史第二高。其中,集中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分別新增2330萬千瓦和2096萬千瓦。到2018年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74億千瓦,同比增長34%,其中,集中式電站1238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5061萬千瓦。


      2019年,國家能源局將以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繼續推動光伏產業發展,保持光伏產業合理的發展規模和發展節奏。進一步完善光伏發電建設管理,根據產業發展實際,2019年光伏發展將分成兩大塊:一塊就是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另一塊就是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


      “對于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除國家政策特殊支持的項目外,原則上均應采取市場化競爭方式確定建設項目和補貼標準。具體政策,目前我們能源局正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將盡快出臺。”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表示,對于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在符合規劃和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等管理要求、落實接網消納等條件的前提下,由地方自行組織建設。


      1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風電、光伏行業迎來了首份發電平價上網政策。該文件規定,平價、低價上網項目將不受年度建設規模限制。


      水電水利規劃總院副處長徐國新分析解釋稱,《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在土地利用及土地相關收費方面予以支持,避免不合理收費,但由于缺乏后續獎懲措施,預期成效可能會打一定折扣。而首次對平價項目核發綠證,支持力度超過以往政策。接網工程、就近交易、執行電價政策有望取得比歷史實踐更好的效果,消納政策首次提出對限電電量通過給予優先發電計劃獲得補償,但操作有點復雜,是后續實施的關注重點。他表示,2020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光伏電站可實現無補貼平價上網。(記者 王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沖破壁壘中國光伏轉戰新興市場

      開發并應用更清潔、效率高、可持續的能源是全球能源轉型的大勢所趨,太陽能以其獨特優勢成為首屈一指的新能源,帶動了光伏產業的勃然興起。
      2017-03-22
    • 出海遇寒冬 中國光伏企業瞄準新興市場

      中國光伏產業“出海”的歷史,總是伴隨著“歐美貿易保護主義”的陣痛。最近幾年,全球化的質疑和反對聲音有增無減,逆全球化思潮也隨之頻現,中國光伏產品連續遭遇歐美國家等主要出口市場的“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2017-04-11
    • 市場不確定性加速光伏企業優勝劣汰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延續了2015年以來的回暖態勢,總產值達到3360億元,同比增長27%。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位居全球首位。
      2017-04-14
    •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向好 市場規模超萬億元

      日前,第12屆中國(濟南)太陽能利用大會舉行。與會專家和從業者認為,中國光伏產業正步入健康發展階段。業內人士預計,光伏發電潛在市場應用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2017-04-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