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車消費占整個社零消費比重下滑。2018年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為38萬億元,增長速度為9.8%。其中汽車消費總額為3.8萬億,僅占10%,增長速度為-2.6%,迎合了整個汽車市場去年負增長2.8%的總體趨勢。
“去年的負增長,以及整個產業市場的發展給從業者帶來的挫折感,使政府層面對汽車產業投以更多的關注。”日前在5月月度形勢分析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肖政三說道。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相關政策一直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就從政府層面提出了優化供給,穩定消費,建立強大國內消費市場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要多措并舉促進汽車消費,覆蓋報廢汽車、二手車、新能源汽車等多個方面。
5月5日,二手車市場又獲利好。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共同召開二手車出口專題會議,正式啟動二手車出口工作。
二手車出口存在巨大潛力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1382萬輛,未及新車銷量(2808萬輛)的一半,二者銷量與發達國家的比例剛好相反。以美國為例,美國每年二手車的交易量可達4000萬輛,新車銷售僅完成1700萬輛,二手車與新車之比是8.83∶1。日本在2018年生產銷售新車500萬輛左右,二手車交易量卻達700萬輛,二手車與新車之比為1.4∶1。如按發達國家二手車交易量是新車銷量2倍,二手車出口是交易量10%以上測算,我國二手車出口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也為二手車的出口帶來新機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指出,由于消費的差異, “一帶一路”國家對二手車的需求很大。在操作出口的過程中,配套政策能夠到位,二手車流通一定會變得更加活躍。
據悉,從去年7月起,商務部便會同公安部、海關總署赴有關地方深入調研并多次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積極研究推動二手車出口工作。經過各方共同努力,三部門于4月29日聯合下發 《關于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 (以下簡稱 《通知》),明確二手車出口的有關要求和工作任務。
《通知》要求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地方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部門協調專項工作機制,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完善實施方案,嚴格甄選出口企業,強化監管,優化服務。要制定二手車出口檢測規范,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檢測報告,確保出口產品質量與安全。二手車出口企業要做好海外售后服務保障,樹立和維護中國二手車出口的海外形象和信譽。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 (臺州)、山東 (濟寧)、廣東、四川(成都)、陜西 (西安)、青島、廈門等10個省市已經成為首批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地區。
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公安部、海關總署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理順工作流程,持續優化監管和服務模式,為二手車出口營造良好環境。
二手車市場發展不會一蹴而就
“為什么能夠有這個信心走出去?因為中國的汽車工業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的階段,產品的質量越來越穩定,包括二手車。”談及此,羅磊這樣表示。
根據數據顯示,4月二手車自主品牌保值率排名中占據首位的寶駿,已經超過很多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保值率前十中,中國品牌更是占據七席。除品質外,我國的二手車更具價格優勢,因此有望在市場競爭中,得到一席之位。
二手車出口的啟動,勢必會拉動二手車市場的體量。但羅磊認為,不同的時期拉動力是不一樣的。在政策實施的前期,由于目標市場較少,拉動力也十分有限。隨著二手車出口的經驗增多和在制度建設中的不斷摸索,整個制度建設、市場建設逐步到位之后,產生的拉動力會更加明顯。
此前,我國二手車流通過程中受到環保、限遷和限購等各種問題影響,遇到很大阻力。經過多方的努力,當前的中國二手車市場步入了正規發展的通道上,但仍處于初級階段。國家在政策法規和市場監管上,以及行業的自律上,仍存在很多發力空間,以及很多不匹配這個市場發展的因素。 “如果我們把這些政策都營造好,我想這個市場是非常看好的市場。”肖政三說道。
無論是供給側的改革還是二手車出口工作的開啟,這些政策的促進所帶來的效益,在短期內都很難得到顯現。但各個方面關注會賦予二手車行業能量,從而促進二手車市場向好發展。(實習記者 沈新竹)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