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相關原料藥出口或迎短暫爆發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4-13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蔓延,對藥品的生產供應鏈造成了較大沖擊,部分國家反映原料藥供應吃緊。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原料藥出口量同比下降,大部分產品下降10%至20%,但也有少數品種出口量同比上升。國際運輸成為限制原料藥出口的瓶頸。


      業內人士認為,原料藥企業復工復產率穩步提升,國內需求已基本滿足,可望對接海外需求,疫情相關原料藥出口或將迎來短暫爆發期。但需要注意的是,因非抗疫醫療需求暫緩,如果國外醫藥行業停擺時間較長,則會對中國原料藥出口整體產生負面影響。


      國際運輸不暢成瓶頸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3月30日表示,我國有1500多家原料藥生產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正常年份原料藥的產量在300萬噸左右。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出口國,正常年份出口在100萬噸左右,大概出口占整個原料藥產量的比重在1/3的水平。此外,我國在維生素、抗生素、解熱鎮痛類藥物、抗感染藥物、皮脂類激素藥物等方面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出口國,國際市場上的占比都在50%以上。


      辛國斌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蔓延,對藥品的生產供應也造成了較大影響,有一些國家現在反映原料藥的供應吃緊。對此,工信部調研發現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今年1、2月份,我國由于受疫情影響,有一些企業停工停產,供給上出現了短暫的不足。2月份以后,由于國際疫情蔓延導致國際上的運輸,特別是航運、海運受到了很大限制和影響,導致有一些物流運輸出現不暢,出現了運輸困難。


      “今年以來,原料藥出口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是有所下降的,大部分產品大概下降了10%至20%,個別品種下降幅度達到30%。但是也有少數品種出口量同比是上升的。”辛國斌說:“我們反復和企業溝通,大家反映出口下降的主要制約因素主要是海運、國際航運大幅減少,運輸成本提高,國際運輸成為我們原料藥供給的一個瓶頸。”


      疫情引發全球原料藥“斷供”擔憂


      近年來,隨著仿制藥市場不斷擴張,和國內生產企業工藝技術、生產質量及藥政市場注冊認證能力的提升,原料藥產能大量向我國轉移。機構統計,目前國內原料藥生產企業已超8000家,原料藥出口額屢創新高。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蝴蝶效應”式的沖擊,導致了產業鏈終端藥品的需求增加,且隨著海外疫情加重,增量需求正沿著產業鏈向上傳導。但與此同時,疫情蔓延引發的生產停滯、物流不暢及貿易管制,直接導致了全球原料藥供應鏈梗阻。


      自3月25日起,印度實施全國封鎖,引發了全球對藥品尤其是抗生素“斷供”的擔憂,更加劇了全球醫藥供應鏈的緊張局面。作為“世界藥房”的印度,也是我國原料藥出口重要目的地,中國醫保商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出口至印度的原料藥產品占我國原料藥出口總額的近17%。


      目前,中國越來越多的原料藥生產企業已經復工復產,這會否促使國內相關企業原料藥出口增加,并對接全球需求,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對此,辛國斌表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高度重視全球醫藥產業供應鏈的安全。我們會努力維持原料藥生產企業的生產,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的安全和穩定。”


      辛國斌介紹,梳理全國原料藥產業鏈的情況可見,目前復工復產率和主要產品的達產率都超過80%,部分品種產量也超過了去年同期的水平,尤其是抗疫的用藥,一直是保供的重點。“我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是能夠保證國際抗疫需求的。比如,前一階段我們在防疫過程中將磷酸氯喹定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國內兩家主要原料藥生產企業,我們及時組織復工了,目前制劑供給水平比較穩定。同時,我們也組織這些企業滿足國際需求,比如,重慶康樂制藥生產的羥氯喹,5天內就出口了原料藥4.9噸,后續我們還可以根據國際市場需求,來進一步加大供給力度。”辛國斌說。


      疫情相關原料藥出口或迎短暫爆發期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我國疫情持續好轉,原料藥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國內需求已基本滿足,可望對接海外需求。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分會副秘書長朱仁宗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將提升相關藥品包括原料藥的國際市場需求,其他與新冠肺炎防治直接相關藥品的需求也將增大,我國相關原料藥的出口或將迎來短暫的爆發期。


      海外疫情持續發酵之下,原料藥全球供應緊張是否會對相關公司的業績產生影響?西南證券認為,中長期看,出口為主的原料藥價格上漲將是必然趨勢。另外,通過此次疫情壓力測試,凸顯國內通過FDA、歐盟認證過的特色原料藥、中間體在全球醫藥產業中的地位,過去被市場明顯低估。


      同花順數據顯示,A股以原料藥為主的藥企29家,其中博騰股份、同和藥業、金達威、富祥股份、新諾威預計第一季度業績增長,其中博騰股份預計業績增幅超200%。


      一位醫藥行業人士表示,隨著全球疫情的發展、出口的需求上升,未來在量價齊升的趨勢下,或對原料藥企的第二季度業績產生正向影響。但跟此前國內情況類似,非抗疫醫療需求或暫緩,如果國外醫藥行業停擺時間較長,則對中國原料藥出口的整體影響是偏負面的。


      目前,我國原料藥產業主要集中于包括維生素、抗生素、激素等品種在內的大宗原料藥,分析人士預計,大宗原料藥的生產將越來越集中,工藝也會進一步提升。同時,在特色原料藥和專利藥原料藥方面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了解,下一步工信部還將組織實施重點產品的監測和生產調度,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出口運輸困難的問題,加強與世衛組織、外商協會、跨國藥企的溝通和對接,組織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供給服務,保障國內國際市場供應,為全世界抗擊疫情做出應有的貢獻。(者 李唐寧 余蕊)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半是晴天半是雨 我國原料藥產業陣痛中迎機遇

      盡管2016年我國以原料藥生產為主的企業獲利能力增強,利潤同比增長25 9%,但卻呈現出口額增幅低于進口額增幅的態勢。同時,在特定品種上,印度產原料藥擠壓我國產品市場空間。
      2017-06-02
    • 出口增長潛力加大 原料藥產業量價齊升

      出口增長潛力加大 原料藥產業量價齊升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我國原料藥產業發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面對國內外全新的市場格局,我國原料藥產業將會迎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2020-05-07
    • 我國食品出口或因澳政策調整難度增加

      據深圳檢驗檢疫局日前消息稱,鑒于澳大利亞農業水力資源部通告“進口食品改革—立法草案”出臺,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政策面臨重大改革,深圳相關企業應積極了解政策動向,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
      2017-04-17
    • 前四月我國外貿保持高位運行 進出口總值同比增兩成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 4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0 3%。其中,出口4 57萬億元,增長14 7%;進口3 85萬億元,增長27 8%;貿易順差7150億元,收窄26 2%。
      2017-05-0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