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將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2-24





      連續18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三農問題,今年主題是鄉村振興。在解決了脫貧問題之后,讓農業更現代化,讓農村更宜居,成為下一階段重點。


      不少人想到農業,第一反應還是糧食保障問題。糧食安全的確極為重要,這也是多年來一號文件都聚焦農業問題的主因。最近5年,糧食產業以穩定為主,去年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不過,糧食產量太高,對提高農民收入幫助不大,反而容易出現谷賤傷農的情況,這些年政府不斷出臺托底收購政策,就是害怕傷害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因此,在穩定產量基礎上,保障糧食安全的重點已落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即保障一定的耕地面積,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防止耕地“非糧化”,以及保持農業技術進步。在我國糧食增產中,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有耕地面積,有技術優勢,就相當于有了產能,關鍵時刻就能很快用起來,防患于未然。


      既然主要矛盾已不是從土地要產量,那么,在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解決溫飽問題后,就要解決更高層次的發展需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展開。


      一號文件提出,脫貧攻堅政策和鄉村振興相結合,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農業農村傾斜,農業農村現代化啟動實施。我國改革開放是先從農村包產到戶開始,然后才延伸到城市。在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農村建設長期處于落后位置,城鄉收入差距大。國家的現代化不應只是城市的現代化,占領土面積最大區域的農村實現現代化,人口數量眾多的農民生活現代化,才能解決共同富裕問題,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長期福祉。


      此次一號文件在鄉村建設方面提到的內容十分詳細,比如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藥等包裝物回收,發展節水農業和旱作農業。這有利于建設美麗鄉村,減少隱患,實現有質量增長。應該說,土壤、地下水污染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理,不僅會影響農民生活質量,還將影響國民整體健康。地下水沉降也是老問題,節水和旱作農業將有助于解決更長遠的發展問題。


      當前,農業現代化已在部分區域實現。機械化減少了勞力投入,讓耕作更輕松,種業現代化可以提高產量,提高品質。農民人均收入已較2010年翻一番多。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以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持續加快,廣大農民將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轉自: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 鄉村振興令人憧憬

      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 鄉村振興令人憧憬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
      2018-01-07
    • 全國人大代表劉曉靜:加強公益文化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今年兩會期間,第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劉曉靜教授提交的關于以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加強公益文化建設的建議案,引起了較大關注和反響。
      2018-03-21
    •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突破三大難關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突破三大難關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
      2018-06-14
    • 鄉村振興激活各類資源要素

      鄉村振興激活各類資源要素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在過去相當長時期內,資金、土地、人口等要素由農村單向流入城市,造成農村嚴重“貧血”。如今,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真金白銀的“硬投入”、更加健全的政策“軟環境”,使鄉村振興迸...
      2018-07-1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