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已于12日晚間由新華社受權發布。這份報告都修改了哪些地方?是基于怎樣的考慮所做的修改?有些修改意見沒有被采納是為什么呢?在國新辦日前舉辦的媒體吹風會上,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詳細介紹了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并對媒體關注的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這是一份怎樣的報告?
據孫國君介紹,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工作以“數”說話,部署任務以“實”為要,回應關切以“誠”相見,是一個求真務實、凝心聚力、鼓舞士氣的報告。
共修改了多少條?
孫國君表示,本著能采納盡量采納的原則,最后對報告共補充修改了81處,很多修改之處綜合了多條意見。總體上看,修改內容涵蓋了代表委員提出的大部分意見建議。
修改集中在哪些領域?
與往年相比,相似之處是在民生、科技創新、農業農村等方面的修改意見比較集中。比如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在這些方面修改了近30處,占了全部修改條目的37%,修改比例也與往年情況相近。
在教育方面,補充了8處,增加了“加強縣域高中建設”“加強基礎學科和前沿學科建設,促進新興交叉學科發展”“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完善終身學習體系”“規范校外培訓”等內容。
在醫療衛生方面,補充了“完善城鄉醫療服務網絡”“優化生育政策”“強化基層公共衛生體系”等內容。
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在回顧工作中,補充了“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全面建立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在工作部署中,增加了“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 “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 “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加強殘疾預防”等內容。強調在推進智能化服務中,要更好適應“老年人、殘疾人”需求。
在社會治理方面,補充了“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等內容。
在科技和產業方面,補充了“廣泛開展科學普及活動”“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弘揚科學精神,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強調“優化項目申報、評審、經費管理、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努力消除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增加了“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加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完善標準體系”等內容。
在農業農村方面,增加了“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對返鄉創業的支持”等內容。
與去年相比,代表委員關注的一個新熱點是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碳達峰”“碳中和”成為熱門詞匯,這方面的修改意見有31條,比去年多出一倍。在報告修改中,補充了“科學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推動資源節約高效利用”“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等內容。
沒有被采納的意見和建議,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有的建議涉及重要判斷和重大政策調整。比如,提出修改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或是貨幣供應量要提出量化目標。這些重要目標和政策取向是黨中央反復研究確定的,已經達成廣泛共識,如果修改會帶來一系列影響,不是短期時間內可以決定的。
有的建議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上升為政策。比如,提出更大幅度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目前是延續執行75%的加計扣除政策,并且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這項政策需要在執行中進一步完善,包括加計扣除的費用范圍,抵扣所得稅稅基的結算周期等等。目的是,既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的激勵效應,也要盡可能避免執行中存在的政策漏洞。
有的建議希望對特定地區和行業給予特殊支持。這類意見相對多一些,有的需要后續研究,會在今后實際工作中認真研究和采納。
有的建議在報告其他部分已有相同或相近表述。限于報告篇幅,也是為避免重復,沒有作出進一步修改。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