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開辦,越來越方便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5-04





      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不斷提升企業開辦服務水平的通知》,支持各地不斷提高企業開辦服務水平。在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副局長鄭冠蘭表示,《通知》從問題出發、從實際出發、從企業的期盼出發,是聚焦改善營商環境、開展企業開辦便捷服務行動的階段性成果,也是將行動繼續深入推進的政策依據。


      13條措施讓企業開辦更省心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提升企業開辦服務水平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鄭冠蘭指出,至2020年底,全國各省(區、市)均已開通了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實現“線上一表填報、線下一窗領取”,各地企業開辦所需時間均已經減至4個工作日內。


      “同時也要看到,企業開辦服務水平和社會的期待仍有較大差距,還存在著平臺使用不便利、部門信息共享不充分、各地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影響了企業的辦事體驗。”鄭冠蘭說。為針對性地解決企業開辦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通知》提出了6個方面13條改革措施,進一步提升中國企業開辦服務水平。包括提高“一網通辦”平臺使用效率,提高企業開辦身份驗證服務水平,優化社保費和住房公積金賬戶代扣代繳服務模式等。


      《通知》還提出推進企業開辦標準化規范化。鄭冠蘭表示,將積極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推動制定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國家標準。“在充分調研論證基礎上,力爭2021年12月完成標準立項,2022年完成標準制定。”鄭冠蘭說。


      鄭冠蘭表示,“這些措施既有對全國各地適用的‘規定動作’,又有支持和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大膽探索的‘自選動作’,為的就是讓各地結合實際、更好落實。”


      推動企業開辦要素電子化


      聚焦推廣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通知》強調,將電子營業執照作為企業開辦相關業務的合法有效身份證明和電子簽名手段,在新辦納稅人中實行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今后企業在經營場所中可以用展示電子營業執照的方式替代懸掛紙質營業執照。


      鄭冠蘭介紹,市場監管總局從2017年起推動電子營業執照“無介質”、不收費的應用,目前已經建成了全國統一的電子營業執照系統,建立了全國電子營業執照庫。


      在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方面,北京市率先進行了探索。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方葆青介紹,北京已實現了北京市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等近20個場景應用。目前,超過106萬戶市場主體下載應用過電子營業執照,占北京市市場主體五成,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量累計達3750余萬次。


      “目前,電子營業執照已接入國辦一體化政務平臺,應用于各地登記全程電子化、網上年報、公章刻制、稅務、社保等各領域。”鄭冠蘭說,“截至目前,全國市場主體已下載并使用電子營業執照辦理身份認證、在線登錄、電子簽章等業務7000多萬次。”


      進一步優化企業開辦流程


      近年來,中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顯示,中國“開辦企業”指標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的排名,已由2015年的第12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27位。


      作為世行營商環境參評城市,北京、上海的企業開辦服務水平對中國的整體排名至關重要。方葆青介紹,近年來,北京市以深化企業開辦一網通辦為著力點,搭建“e窗通”服務平臺,實現了企業開辦環節全部事項在“e窗通”平臺一站辦理,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方式,為企業提供“集成性”、“無紙化”、“零見面”的辦事體驗,讓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目前企業開辦90%以上通過全流程電子化模式辦理,實現網上一次申報、統一受理、統一反饋、一天免費辦結。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表示,2018年以來,上海對標世界銀行評價標準,圍繞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著力打造開辦企業“一站式”服務體系。借助“一窗通”網上服務平臺,創業者在上海開辦企業,“一表申請”所有事項,“一窗領取”全部憑證,開辦企業僅需一個環節、一天時間,不需要任何費用。“依托‘一窗通’,開辦企業業務數據實現精準共享和高效應用,重塑開辦企業辦事流程,各部門業務并聯辦理,創業者線上申報內容明顯簡化,辦事效率大幅提升,一天時間就能辦結。”彭文皓說。


      “將做好世行營商環境評價相關工作,積極應對世行標準調整,牽頭做好營商環境評價中‘企業開辦’指標評價工作,協調相關部門進一步優化企業開辦流程。”鄭冠蘭說。(記者 孔德晨)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7年企業減負:涉企保證金建立清單制度

      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日前印發通知,部署2017年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繼續清理取消沒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未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涉企保證金項目,建立實施清單制度。
      2017-04-13
    • 人民日報記者對3省6市121家企業創新情況的調查

      記者對四川省成都市和綿陽市、河南省鄭州市和洛陽市、浙江省杭州市和寧波市的121家企業創新情況進行了調查,不少企業反映,創新中遇到“人才瓶頸”,在培養、引進、評價、激勵人才和人才流動等方面,鼓勵創新的人才政策落實還...
      2017-05-08
    • 減稅降費:讓企業更有“獲得感”

      減稅降費:讓企業更有“獲得感”

      近年來,我國把減稅降費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助力企業降成本。同時,一些企業反映稅費負擔仍然偏重,呼吁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減稅降費如何推進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2017-05-23
    • 中歐合作帶動中資企業“走出去”

      中歐關系的良好發展,推動了經貿關系的進一步加強。歐盟多年來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還是中國最大技術引進來源地。
      2017-06-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