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群眾“看得起病” 醫院“看得好病”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03





    如何讓群眾“看得起病” 醫院“看得好病”


    ——《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看點


      醫療服務價格直接關系著老百姓的“錢袋子”,也與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關。國家醫保局等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探索形成可復制推廣的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經驗。


      老百姓就醫負擔會增加嗎?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怎么改?對公立醫院將產生哪些影響?記者采訪業內人士與專家進行解讀。


      改革不是“單邊漲價”


      在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過程中,“老百姓看病是否會漲價”備受關注。


      “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不是單純的定價調價問題,不是用單邊漲價來代替改革。”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不是一輪兩輪的漲價降價,更不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而是要在促進公平、增進福祉等方面發揮作用。


      有人認為,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為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等改革“打補丁”,把后者擠掉的不合理價格通過醫療服務漲價找補回來。


      對此,國家醫保局明確表態這是不準確的。集采降價降費減輕了老百姓負擔,為醫療服務價格贏得了改革窗口,但兩項改革不是靠降價、漲價進行醫藥費用平移、轉換和騰挪,不是簡單的“蹺蹺板”關系。


      “保障不增加老百姓就醫負擔,需要總量調控機制化。”上海交通大學衛生政策與醫務管理研究所執行所長李元欣說,后期可以借助大數據監測、評估、預警,及時動態調整。


      此外,國家醫保局明確指出,要完善配套措施確保群眾負擔總體穩定。事前做好調價可行性的評估,不能偏離控制醫藥費用過快增長、提升社會效益的基本前提;事中分析調價影響,重點關注特殊困難群體;事后做好協同,將調價部分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改革不是價格“加減法”


      近年來,各地穩妥有序地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醫療服務價格優化。但隨著醫改持續深入,醫療服務價格管理不能只圍繞項目數量和價格水平做“加減法”。


      為充分發揮價格杠桿功能,試點方案明確將在“5+3+4”上精準發力,建立健全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


      5項機制——更可持續的價格總量調控機制、規范有序的價格分類形成機制、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目標導向的價格項目管理機制、嚴密高效的價格監測考核機制。


      3項支撐——優化管理權限配置;完善定調價程序,最大限度用規則代替自由裁量;加強管理能力建設。


      4項配套改革——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改進醫療行業綜合監管、完善公立醫療機構政府投入機制、銜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等。


      以建立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為例,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試點方案提出“升級版”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明確動態調整的啟動、約束條件和觸發機制,不能想漲就漲、一漲再漲。


      “在規范有序的價格分類形成機制方面,設立通用型和復雜型兩類醫療服務清單,將更好地理順比價關系。”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說,試點方案中提及對資源消耗大、價格預期高的新增價格項目開展創新性、經濟性評價等,這些提法比較新,但是在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十分重要。


      引導公立醫院“練好內功”


      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將進一步推動公立醫院轉向“質的提升”,并在多方面發揮功能:


      ——技術勞務價值的“度量衡”。通過取消藥品耗材加成等措施,循序漸進地優化醫療服務價格,推動技術勞務為主的醫療醫技學科發展。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的“信號燈”。價格的分類形成機制可以引導高等級醫院把發展重心放在難度高、風險大的項目上,避免虹吸效應,促進分級診療。


      ——公立醫院練好內功的“助力器”。公立醫院在規范診療行為、控制成本和費用等方面進行“刀刃向內”的改革,為醫療服務調價、擴大調價總量提供可能,為公立醫院吸收改革紅利增添機制保障。


      “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要加快公立醫院自我改革,通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進一步促進醫療資源優化。”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說,以往醫院靠外延性做檢查、開藥品等擴張性增加收入的模式將成為過去。


      國家醫保局再次強調,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既需要醫療服務能力“上臺階”、醫療技術上水平,也需要把負擔控制在全社會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平衡好“醫院看得好病”和“群眾看得起病”的關系。(記者 彭韻佳、龔雯)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推動社會辦醫補上醫療服務短板——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

      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瞄準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大力支持社會力量提供醫療服務,進一步深化醫改,改善民生。
      2017-05-04
    • 國辦發文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醫療服務

      5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專家認為,《意見》發布將進一步激發醫療領域社會投資活力,調動社會辦醫積極性,國內將逐步形成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新格局。
      2017-05-24
    • 打通看病就醫瓶頸 我國醫療服務大幅改善

      打通看病就醫瓶頸 我國醫療服務大幅改善

      自2015年起,我國啟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從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反映最直接、最突出的問題著手,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努力打通看病就醫的“瓶頸”,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
      2019-06-04
    • 深化醫改“劃重點” 如何讓醫療服務體系從“有”到“優”?

      深化醫改“劃重點” 如何讓醫療服務體系從“有”到“優”?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十多年來,我國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2023-08-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