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專家認為,《意見》發布將進一步激發醫療領域社會投資活力,調動社會辦醫積極性,國內將逐步形成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新格局。
《意見》明確,鼓勵發展全科醫療服務。發展社會力量舉辦、運營的高水平全科診所,建立包括全科醫生、護士等護理人員以及診所管理人員在內的專業協作團隊。此外,加快發展專業化服務。在眼科、骨科、口腔、婦產、兒科、腫瘤、精神、醫療美容等專科以及康復、護理、體檢等領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品牌服務機構。鼓勵投資者建立品牌化專科醫療集團、舉辦有專科優勢的大型綜合醫院。
《意見》提出,積極發展個性化就醫服務,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遠程會診、專人導醫陪護、家庭病房等多種個性化的增值、輔助服務,全面提高服務品質。促進醫療與養老融合,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為老年人家庭提供簽約醫療服務,建立健全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興辦醫養結合機構。
針對我國社會辦醫發展迅速,但也存在個別不規范醫療的現象。《意見》明確,進一步規范社會辦醫行為。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醫療欺詐,嚴肅查處租借執業證照開設醫療機構、出租承包科室等行為,加強醫療養生類節目監管,依法嚴懲虛假違法醫療廣告宣傳等行為。
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趙琨表示,社會辦醫相關政策的出臺,開出了解決社會辦醫發展中具體問題的“藥方”。通過積極推進社會辦醫一站受理、窗口服務、并聯審批等鼓勵政策,有助于社會辦醫良性發展,持續優化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環境。
據了解,近年來各地一系列刺激社會辦醫的政策相繼出臺。如四川在行業準入、設備配置、醫保支持、土地劃撥、融資稅收等方面制定了鼓勵措施。廣東公布了《廣東省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實施方案》,采取全面放寬對社會辦醫的限制、簡化社會辦醫行政審批手續、推進醫師多點執業等措施,力爭到2018年,社會辦醫療機構床位數和診療服務量均占總量30%左右。(記者李唐寧)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