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人類走向現代化探索新路徑——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02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發表《中國的全面小康》白皮書,記錄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程,介紹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探索實踐,分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經驗。國際組織負責人、外國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積極評價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及其對中國和世界的重要意義,認為中國國家更富強、人民更幸福、社會更穩定,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巨大貢獻。


      “帶領中國找到了走向繁榮富強的正確道路”


      《中國的全面小康》白皮書指出,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頑強拼搏,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奮斗,從“小康之家”到“小康社會”,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標不斷實現,小康夢想成為現實。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人類走向現代化探索了新路徑。


      “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經濟和社會進步。”波蘭前副總理、著名經濟學家格熱戈日·科沃德科高度評價中國共產黨執行長期政策的強大能力。


      “過去幾十年,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大成就振奮人心。”巴西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國際關系系主任毛里西奧·桑托羅表示,中國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所展現的奮斗精神,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沙特阿拉伯出版家穆斯法爾·法拉赫·薩比阿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卓越的領導能力。“中國共產黨敢于直面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帶領中國找到了走向繁榮富強的正確道路。”


      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項目計劃部主任謝莫尼勒曾數十次訪問中國。在他看來,奔小康的歷程是一部中國人民的奮斗史,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中國共產黨不僅是小康藍圖的設計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領導者。在中國人民奔小康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的作用無可替代。”


      肯尼亞國際問題專家卡文斯·阿德希爾贊揚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認為“這在消除貧困、防控疫情等方面都得到了體現”。在他看來,中國不斷進行的改革創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國人民臉上洋溢著幸福感、自豪感”


      白皮書介紹,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中國的全面小康,體現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小康;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求,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小康;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維度、全方位的小康。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全面小康的陽光照亮中國廣袤大地每一個角落。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惠及每一個人,這對很多國家都有啟發意義。”科沃德科表示。


      2018年對內蒙古的一次訪問,給阿德希爾留下深刻印象。在當地一個貧困縣,他看到村民依靠政府提供的補貼和貸款,齊心協力擴大農產品產量,提高附加值,還在加強生態保護的同時努力發展旅游業,目標就是讓自己的家鄉盡快脫貧。他從中深刻體會到中國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付出的巨大努力。“每當回想起這些見聞,我都會思考,自己的家鄉如何從中汲取經驗。”


      “中國共產黨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沙特駐華大使館前商務參贊哈立德·哈樂瓦尼表示,當前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與中國共產黨的務實精神、長遠眼光和精心規劃密不可分。


      “中國的全面小康是全面發展的小康。我到過許多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看到中國人民臉上洋溢著幸福感、自豪感。這種由內而外的自信與幸福源自國家的強大,也源自老百姓生活水平實實在在的提高。”謝莫尼勒表示。


      “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白皮書強調,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置于人類發展的坐標系中,始終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我對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偉大成就,以及‘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有關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愿景表示贊賞。”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表示,中國消除絕對貧困為人類減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減貧經驗值得學習。


      “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世界具有重要意義。”阿德希爾表示,中國消除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也在向其他國家提供資金、技術等支持,幫助其他國家實現減貧目標。


      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促進合作共贏。面對逆全球化思潮,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中國正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樂高集團首席執行官倪志偉高度評價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舉措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認為“這些都鼓勵著外資企業在中國不斷擴大投資”。


      近年來,中柬合作減貧援助項目不斷取得進展。謝莫尼勒表示:“柬埔寨很多省份正在學習中國減貧經驗,已經取得積極成效。柬埔寨正在探索如何將中國經驗同本國國情結合起來,推動貧困地區實現全面發展。”(記者 俞懿春、于洋、畢夢瀛、沈小曉、閆韞明、趙益普、牛瑞飛)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小康經濟指數連續五年提升 百余城市率先達標

      距2020年這一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時間點已越來越近,各地任務完成進度如何?21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中國小康經濟指數已連續五年提升,百余城市率先“撞線”達標。
      2017-08-22
    • 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的重大部署

      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的重大部署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2017-11-16
    • 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 鄉村振興令人憧憬

      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 鄉村振興令人憧憬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
      2018-01-07
    • 決勝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5年脫貧6853萬人

      決勝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5年脫貧6853萬人

      5年多時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村貧困人口累計脫貧6853萬人,減貧幅度達70%左右。貧困縣數量實現首次減少,貧困發生率由10 2%下降到2017年底的3 1%。
      2018-10-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