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億新市民將獲“加強版”金融支持!涉及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多領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3-07





      一大波提升3億新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金融支持福利來了……


      3月4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針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鼓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做好與現有支持政策的銜接,結合地方實際,因地制宜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而在3月2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也“劇透”要做好3億新市民的金融服務。


      何為“新市民”?


      《通知》明確,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創業就業、子女上學、投靠子女等原因來到城鎮常住,未獲得當地戶籍或獲得當地戶籍不滿三年的各類群體,包括但不限于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等,目前約有三億人。


      新市民有哪些現實困難?郭樹清表示,“他們都面臨著安居樂業、就業創業、租房買房、孩子上學、老人養老這些需求,都是非常實實在在的。我們經過調查了解到,由于這些人離開農村,沒有確定的工作崗位,有的是個體工商戶,有的是農民工。市場機構有統計,農民工平均在一個單位或一個崗位上工作大概也就半年時間,他們到銀行申請貸款,銀行會要求出示單位的收入證明,顯然對他們而言是比較困難的。此外還有孩子就學的問題。所以我們想專門出臺一個文件,向銀行保險機構提出建議,對這些‘新市民’給予服務,其實這也是廣義的‘三農’服務的一部分。”


      《通知》提出,加強對吸納新市民較多區域和行業的金融支持。主動與新市民較為集中的城市、城鎮、創新創業基地、產業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對接,為新市民提供專業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哪些重點區域和行業將獲得金融支持?


      創業就業:


      《通知》明確,加強對新市民創業的信貸支持。支持地方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將新市民納入創業擔保貸款扶持范圍,落實擔保、貼息等政策,簡化創業擔保貸款辦理流程,按規定免除反擔保相關要求。鼓勵商業銀行加強對新市民創業形態、收入特點、資金需求等因素的分析,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精準評估新市民信用狀況,優化新市民創業信貸產品。鼓勵商業銀行按市場化原則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通過降低貸款利率、減免服務收費、靈活設置還款期限等方式,降低新市民創業融資成本。


      同時,加大對吸納新市民就業較多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新市民創業就業的保險保障水平。聚焦建筑工人、快遞騎手、網約車司機等職業風險較為突出的新市民群體,擴大保險保障覆蓋面。


      住房安居:


      《通知》明確,優化住房金融服務,滿足新市民安居需求。一是助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二是支持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支持銀行保險機構通過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試點、助力政府部門搭建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等方式,推動增加長租房源供給,完善住房租賃市場供應體系;三是滿足新市民合理購房信貸需求;四是提升新市民住房公積金服務水平;五是優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務。針對新市民在進城、落戶過渡階段的差異化金融需求,為其購買家具、家電等合理提供消費信貸產品。推廣家庭財產保險,增強新市民家庭抵御財產損失風險能力。


      子女教育:


      《通知》提出,一方面,優化新市民子女教育金融服務。鼓勵相關銀行機構落實好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服務家庭經濟困難的新市民子女就學。鼓勵保險機構積極發展學幼險、子女升學補助金保險、實習責任保險、教育機構責任險等保險業務;另一方面,支持托育和學前教育發展。鼓勵銀行保險機構按照政策要求,做好對新市民聚集區域托育機構的金融服務。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責任險和意外險業務,為新市民家庭學齡前兒童教育撫養解決后顧之憂。


      健康保險:


      《通知》要求,一是充分發揮商業健康保險的補充作用,鼓勵保險機構加強與醫保部門合作,推動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有效銜接,開發不與戶籍掛鉤的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滿足新市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防止因病致貧返貧;二是提升商業健康保險覆蓋面;三是助力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養老保障:


      《通知》提出,首先,合理滿足養老服務機構的融資需求。加強對養老行業的支持,助力培養一批發展可持續、運營規范、市場口碑良好的養老服務機構,推動增加養老服務供給,支持新市民在常住地就地養老。其次,配合地方政府推廣新市民長期護理保險,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探索異地投保和快速理賠,滿足新市民差異化養老需求;此外,積極參與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引導理財公司研發符合長期養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點的養老理財產品,拓寬新市民養老資金來源。


      基礎金融服務:


      《通知》要求,提升基礎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可得性。鼓勵商業銀行針對新市民流動性強的特點,優化賬戶開立、工資發放等金融服務。支持商業銀行合理減免新市民個人借記卡工本費、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短信服務費等費用。同時,助力保障新市民合法權益。鼓勵商業銀行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數據和渠道優勢,配合政府部門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支持銀行保險機構探索開發農民工工資銀行保函等金融產品,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此外,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和宣傳。開展防騙反詐、防范非法集資等宣傳教育,增強新市民金融反詐能力。


      《通知》強調,加強協同,發揮政策合力。推動金融政策與財政、就業、住房、社保等新市民支持政策的有效銜接,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強與政府部門合作,在新市民社保繳存和發放、住房公積金繳存和使用、農民工工資發放、醫療保險繳存和結算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以及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有效滿足新市民金融需求。


      轉自:證券日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辦印發《意見》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全面啟動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意見》提出,要根據本地區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形成多種形式的醫聯體組織模式。
      2017-04-27
    • 總理在山東關切的這件事,出新措施了!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開展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建設,是深化醫改的重要步驟和制度創新,有利于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布局,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
      2017-05-03
    • 推動社會辦醫補上醫療服務短板——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

      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瞄準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大力支持社會力量提供醫療服務,進一步深化醫改,改善民生。
      2017-05-04
    • 國辦發文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醫療服務

      5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專家認為,《意見》發布將進一步激發醫療領域社會投資活力,調動社會辦醫積極性,國內將逐步形成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新格局。
      2017-05-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