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忍不住要為國稅地稅的合作打call,不用兩頭跑,辦好同樣的事項只需以前1/3的時間,這種感覺真是太棒了!”11月24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一位會計感慨道。
近年來,中國稅務機關在不斷推進、落實納稅便利化改革方面成效漸現。
根據普華永道聯合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世界納稅指數2018》報告,2016年度,中國的“納稅時間”指標表現亮眼,相較于前一年大幅縮短了52小時,即20%。
《世界納稅指數》通過四項關鍵指標評估全球190個經濟體的中型私營企業納稅環境。四項指標分別為“納稅次數”“納稅時間”“總稅率和社會繳納費率”“稅后流程指標”。《世界納稅指數2018》是該系列的第12本報告,展現的是各國2016年度的納稅環境。
近來,中國稅務部門持續深化“放管服”,2016年2月發布《稅務系統簡化優化納稅服務流程方便納稅人辦稅實施方案》,今年5月又發布《壓縮辦稅時間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實施方案》,一批創新征管、改進服務的舉措相繼推出,為企業松綁減負,為創業創新清障搭臺。
“截至目前,稅務部門除保留7項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外,80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已全部清理完畢。”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世界納稅指數2018》報告稱贊了中國的“互聯網+稅務”行動,指出中國的一系列措施充分釋放了大數據的潛力,促進了政府各部門的信息共享、發票便利、納稅人在線學習,以及其他納稅服務。
此前,世界銀行于今年10月發布了《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報告以電力供應、獲得信貸、納稅等10項指標對全球190個經濟體2016年度的營商環境進行評估,其中中國營商環境便利度列第78位,并在“開辦企業便利度”及“納稅”兩項指標上取得可喜進步。而《世界納稅指數2018》正是對《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中“納稅”這一指標的詳細解讀和分析。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實行涉稅資料清單管理,清單之外原則上不再要求納稅人報送,同時還要大力清理納稅人向稅務機關報送資料,預計2018年年底前再精簡1/4以上。”上述負責人說。(記者 江南)
轉自: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