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年:為什么是這些企業首批落戶雄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2-21





      這是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的第一個春節,在規劃初步完成之后,雄安的各項落地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是新區成立后的第一個建筑工程項目,就在千家萬戶喜迎春節的時候,該項目并未停工,3000多名建設者春節不放假,仍緊張有序地在施工。
     
      自2017年4月1日新區設立以來,再過一個多月,雄安將迎來一周年。這一年,雄安正向“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目標穩步邁進。
     
      這里的一切,不僅僅是建造一座城市,而是為中國的未來探路,為未來之城探路,為中國的改革摸索更多的可能性。所以這里的項目落地以及制度改革,都帶有創新性和標桿性。
     
      去年12月,雄安新區與百度在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至此,互聯網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全部落子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承載著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
     
      2月9日,河北省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18年河北將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著力建設雄安新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要前瞻布局雄安新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建設。積極創建雄安(石保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國內領先的科技新城。
     
      打造未來城市的中國樣本
     
      機器人將成為未來雄安人的好伙伴,在菜鳥網絡的機器人倉庫里,自動化流水線、AGV機器人、機械臂等設備,將在算法的驅動下提升物流運行效率,更好地服務雄安。
     
      去年11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雄安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第一家與雄安新區開展深度合作的大型互聯網企業。
     
      簽約當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阿里巴巴的出發點不是到雄安做生意,而是拿出最先進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資源,將雄安新區打造成未來城市的標桿和中國樣本。
     
      第一財經從阿里巴巴集團獲悉,阿里巴巴將在云計算、大數據、智慧物流、金融科技和電子商務等領域,投入頂尖的技術和創新資源。其中,螞蟻金服前不久對外披露的BASIC(區塊鏈、人工智能、安全、物聯網和云計算)科技戰略,將在新區全面布局運用,把雄安打造成為一座“信任之城”。此外,雙方還將共建螞蟻金服雄安金融科技創新中心,以籌辦前沿技術實驗室為起點,合力打造開放平臺,搭建區塊鏈基礎設施平臺等。通過區塊鏈以及金融云、信用、生物識別、金融智能、風控安全等領域的合作,最終將雄安建設成為“協同治理信用之城、普惠民生綠色之城、金融科技創新之城”。
     
      作為首批入駐雄安新區的企業代表,BAT積極在新區布局,分別在新區注冊分公司,與新區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金融科技、無人駕駛等多方面開展合作,并深度參與新區規劃建設。
     
      據雄安新區管委會發布的消息,首批獲批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金融、360奇虎、深圳光啟、國開投、中國電信、中國人保等企業在新區設立48家公司。
     
      雄安新區為企業創新提供新機遇
     
      雄安新區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在雄安新區布局,成為雄安新區最早的建設者和投資者。多位已入駐雄安企業的管理者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雄安為企業的業務提供了更多可為的空間。
     
      招商局雄安辦主任、招商蛇口副董事長楊天平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雄安新區給招商局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如果能把“雄安新區”的內涵理解透徹,招商局或許能迎來一次新的轉型和升級的歷史機遇。
     
      據楊天平介紹,招商局很有可能在雄安進行金融創新,建設特色小鎮。此外,招商局正在積極謀劃與國際高科技、綠色產業的資源合作。未來,在雄安新區統一規劃的前提下,招商局不排除把長租公寓引進雄安。
     
      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達實”)董事、副總裁呂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在達實可以找到與每一項任務相呼應的業務。
     
      “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我們有智慧建筑,以自主研發的50多項專利創新科技為核心,綜合運用全球領先的建筑智能與節能技術;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我們有智慧交通,地鐵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等軟件產品;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我們有智慧醫療,基于實時大數據庫的智能管控技術創新采用PPP、合同能源管理等金融服務模式……”在雄安達實綠色智慧新城展廳里,呂楓介紹道。
     
      另一家同樣來自深圳的企業——光啟集團在今年9月與雄安新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據第一財經了解,在雄安光啟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正式成立的同時,光啟超材料前沿技術研究院和光啟新型發動機先進技術研究院也擬在雄安新區規劃成立。
     
      光啟超材料前沿技術研究院將圍繞軍民融合戰略和新興產業戰略,通過軍民兩用技術協同,建設成為以復合超材料智能結構為特色的,以電磁功能、力學功能、射頻功能、耐環境功能等為方向的,集研發、設計、應用、服務一體化的綜合研發機構。
     
      光啟新型發動機先進技術研究院將通過整合光啟全球一流創新資源,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努力填補我國發動機的技術和產品空白,滿足國內各行業對不同功率量級新型發動機的急切需求,實現發動機技術在我國國防、民用工業領域的全面應用和產業化發展。
     
      光啟集團總裁劉若鵬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雄安新區而言,多項落地的軍民融合重大項目都具備高科技、新興產業、創新性機構等特點,而這些產業的聚合效應,也有助于雄安發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
     
      高點定位人才儲備
     
      新區發展,人才先行。去年12月20日落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對雄安新區的發展做出部署。會議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保持合理的職業結構,高起點、高質量編制好雄安新區規劃。
     
      國新未來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徐光瑞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職業與產業發展緊密相關,合理的職業結構需要依附在合理的產業結構上,同時對產業能夠起到促進推動和調整優化作用。合理的職業結構對于個人價值的實現、區域經濟的發展乃至經濟強國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保持合理的職業結構,是為了實現京津冀更好地協同發展,為全國乃至全球打造能夠提供區域發展解決方案的樣本。
     
      近日,河北省2018年面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定向招錄選調生拉開帷幕,其中雄安新區三縣共定向招錄32人。由雄安新區在預先征集的備選職位中,根據工作需要和編制職數空缺情況,結合選調生個人意愿,統籌分配到所轄雄縣、容城、安新三縣相應工作崗位。試用期滿轉正定級和跟蹤培養有關政策參照選調到各市的選調生執行。
     
      與此同時,據雄安發布消息,雄安決定在新區范圍內實施“百名優秀創業新星”培養幫扶計劃,進一步發掘新區廣大勞動者創業才能,激勵中小微企業經營者二次創業,培養和扶持新區創業新星,以創業帶動就業。
     
      根據該計劃,雄縣、容城、安新三縣每縣每年將培養幫扶至少100名創業意愿強、創業項目優、發展前景廣、帶動就業多的優秀創業新星。同時,新區將成立雄安創業講師團,并設立新區創業項目庫,審核入庫創業項目不低于180個。此外,新區還將在與新區有創業交流、項目對接、游學考察等合作關系的機構、大學、創業園區中選擇不低于30個單位,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在政策優惠方面,新區各縣將建設1~2個創業孵化園區,在金融、房屋租賃補貼、專項資金等方面充分利用好國家現行優惠政策,支持“優秀創業新星”創業,并在政策支持方面進行一定的突破創新,探索給予其促進就業獎勵和創新性支持政策。新區將加強對“優秀創業新星”的跟蹤服務,提供更多支持,保證創業成功以及創業成果可持續。
     
      眾多企業的入駐也沖擊著往日雄縣、容城、安新等地區居民原本的就業結構,對當地居民的職業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對此,有關部門也組織了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第一財經了解到,僅去年一年新區完成上萬名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創業培訓,并開展針對大企業的訂單培訓,確保有就業愿望的培訓人員就業率達到90%以上。
     
      “村里挨家挨戶調查是否參加培訓,有茶藝、花藝、家政服務、會計等,給當地人都是免費的。”土生土長的大王村村民趙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從雄安新區“橫空出世”,在欣喜之余,不少村民像趙先生一樣開始擔心自己跟不上新區發展的步伐。而從去年9月開始的職業技能培訓讓很多人“安了心”。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7年企業減負:涉企保證金建立清單制度

      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日前印發通知,部署2017年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繼續清理取消沒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未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涉企保證金項目,建立實施清單制度。
      2017-04-13
    • 人民日報記者對3省6市121家企業創新情況的調查

      記者對四川省成都市和綿陽市、河南省鄭州市和洛陽市、浙江省杭州市和寧波市的121家企業創新情況進行了調查,不少企業反映,創新中遇到“人才瓶頸”,在培養、引進、評價、激勵人才和人才流動等方面,鼓勵創新的人才政策落實還...
      2017-05-08
    • 減稅降費:讓企業更有“獲得感”

      減稅降費:讓企業更有“獲得感”

      近年來,我國把減稅降費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助力企業降成本。同時,一些企業反映稅費負擔仍然偏重,呼吁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減稅降費如何推進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2017-05-23
    • 中歐合作帶動中資企業“走出去”

      中歐關系的良好發展,推動了經貿關系的進一步加強。歐盟多年來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還是中國最大技術引進來源地。
      2017-06-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