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進入新階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05





      當前,醫療衛生資源和服務量迅速增長,醫療衛生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醫療衛生行業監管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亟須通過完善相關制度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發布實施,標志著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綜合監管領域有了整體規劃和統一部署,從重點監管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轉向全行業監管,從注重事前審批轉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從主要運用行政手段轉向統籌運用行政、法律、經濟和信息等多種手段來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確定了健康中國戰略,這對醫療衛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是一個全方位的布局和新的工作模式轉型。綜合監管制度作為推進醫改的五項基本制度之一,充分說明了建立全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重要性。
     
      在推進這項工作的過程中,《指導意見》提出了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綜合協調;堅持依法監管,屬地化全行業管理;堅持社會共治,公開公正;堅持改革創新,提升效能。這四項基本原則相輔相成而又辯證統一。
     
      其中,堅持政府主導原則和堅持社會共治原則要結合起來理解才更加準確。因為,監管是政府的重要職能,應該站在公共服務的角度去設計、提供監管服務。但醫藥衛生領域的監管工作專業性較強,人民群眾對監管質量的要求很高,監管涉及的面很廣,所以一方面要堅持政府主導,強化政府在綜合監管中的責任。同時又要堅持社會共治,通過全面信息公開,充分發揮信用體系的約束作用、行業組織的自律作用和專業組織的幫助作用,通過社會輿論的監督,共同推進綜合監管制度的形成。
     
      同時,依法監管和改革創新也是辯證關系。監管是一種法律意志的體現,以法律授權為前提,不管任何部門任何形式的監管都要以法律為依據,依法行政,規范執法。同時,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監管的對象和內容也不斷地更新換代,他們的工作方式隨著信息化、全球化、城鎮化也都在變化,所以監管工作要與時俱進,充分運用信息化、大數據和透明高效的機制來進行全要素、全流程的監管。這就需要依法監管和改革創新很好地結合,這樣才能很好地體現法律的效力、監管的效率和實施的效果。
     
      過去,監管工作比較重視事前審批。《指導意見》強調,要把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監管做好。第一,要優化醫療服務要素的準入,在準入環節增加透明度,運用科學評價和優勝劣汰的機制,把服務要素這個源頭把控好。第二,對醫藥服務的質量和安全的監管,根據行業特點,對一些重點部門、重點專業、重要崗位、關鍵環節和特殊人群進行重點監管。第三,對醫療機構運行的情況、過程和結果監管,嚴格執行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的要求。第四,公共衛生服務是一項關于健康的公共服務,因此要對公共衛生服務進行績效考核和監管。第五,還要對衛生從業人員、衛生行業秩序、健康相關產業進行創新性的監管。
     
      不斷創新才能保證監管的活力和效率,要綜合運用各種方式來提升監管工作的能力水平。其一,運用隨機和公開的方式來提高抽查的效率;其二,增加監管透明度,建立健全醫療衛生行業信用機制,健全信息公開機制,實現違法違規行為處處受限,扭轉違法成本偏低這種被動狀況。其三,建立綜合監管結果的協同利用機制,把綜合監管的工作同醫藥衛生機構校驗、等級評審、醫保定額、重點專科設置、政府財政投入、評優評先等掛鉤。其四,建立風險預警和評估機制,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充分運用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加強風險評估和分析,提高發現問題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作者:王虎峰,系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 記者金振婭整理)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辦改革方案 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效率和水平

      國辦改革方案 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效率和水平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2018-08-15
    •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醫療衛生長足進步,國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居民預期壽命由建國初的35歲提高到2018年的77歲,嬰兒死亡率由建國初的200‰下降到2018年的6 1‰,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2019-09-21
    • 我國醫療衛生機構實現縣鄉村全覆蓋

      我國醫療衛生機構實現縣鄉村全覆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2.3萬個,鄉鎮衛生院3.5萬個,村衛生室59.9萬個,實現縣鄉村全覆蓋。
      2022-05-27
    • 從一組數字看醫療衛生服務“強基層”

      從一組數字看醫療衛生服務“強基層”

      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基本實現所有地市和縣(市、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進展成效。一組數字,折射出這10年變遷。
      2022-07-1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