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費和非稅收入劃轉改革攻堅大幕開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27





      我國稅收征管體制改革正向縱深邁進。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國稅地稅合并、新稅務機構完成掛牌后,目前新稅務機構“三定”制定已進入收尾階段。隨著“三定”規定的逐級逐步落實、全面落地以及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開始啟動實施,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統一部署下,各級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啟動相關準備工作,包括密集召開省級部署動員會、制定完善具體實施方案等。


      機構掛牌、落實“三定”、非稅收入征管劃轉是稅收征管體制改革的三場“主攻戰”。根據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總體安排,稅務系統機構改革將按照先掛牌再“三定”、先把省局改革做穩妥再扎實推進市局及縣局改革、先合并國稅地稅機構再劃轉社保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的順序推進。


      今年6月15日,我國省級稅務機構統一掛牌,稅收機構改革正式拉開序幕。7月20日,縣鄉級稅務機構同步掛牌,地方四級新稅務機構全部成立,國稅地稅兩支隊伍全面會師。


      目前,作為第二場“攻堅戰”的“三定”制定已接近尾聲。記者調研采訪了解到,當前省局稅務機關“三定”制定已經落實到位,各地正在密集批復市縣級“三定”規定。與此同時,改革重心開始轉向社保費和非稅收入劃轉改革。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8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5部門已經聯合召開會議動員部署這項工作。


      記者獲悉,繼中辦、國辦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之后,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正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完善具體的交接方案和建設方案。


      從動員部署到細節落實,各級稅務機構正在積極推進模版化操作、掛圖式作戰。日前,《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位于江西省稅務局辦公大樓內的稅務機構改革辦公室看到,一面墻上掛著巨幅改革路線圖,在制定改革總臺帳和分臺帳的基礎上,稅收征管體制改革細分成12類別175個大項531項具體任務,從3月到12月細化到周,具體責任單位和時間表等一目了然,已完成的項目加貼紅旗標識。


      掛圖作戰、對表推進、督導問效、到點驗收,正是為了確保改革任務能夠層層落地。江西省稅務局聯合黨委書記、局長胡立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8月10日,省局機關“三定”暫行規定已經落實到位,全部機關干部職工“一步到位”實現同址集中辦公,目前正在審批市縣局“三定”暫行規定,8月底前完成批復工作。隨著“三定”制定的基本落地,近期已將工作重心轉到做好社保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合理確定江西省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范圍,確保2019年1月1日社保費由稅務部門順利開征。


      廣西壯族自治區稅務局聯合黨委書記湯志水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廣西情況來看,改革不僅關乎近4萬名稅務人員,還涉及149萬納稅戶、746萬納稅自然人以及數千萬繳費人的切身利益。


      改革之難難在一線,改革之穩穩在基層。據湯志水介紹,8月3日,自治區稅務局機關“三定”規定平穩落地,標志著廣西稅務已順利完成“改好省局樹樣板”與“市縣推進全覆蓋”并行階段的主要改革任務,即將準入新的改革階段,這同時也意味著,機構掛牌、落實“三定”、非稅收入征管劃轉這三場改革“主攻戰”,已經打贏一場、正推進二場、將啟動第三場。


      “社保費從明年1月起開始統一征收,時間緊任務重。事實上,包括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制定路線圖時間表、開展調研、制定數據交接文件、組織培訓、收集整理規范文件等相關工作早已密集展開。”江西省稅務局社保費處處長杜曉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5月22日江西省稅務局成立非稅工作籌備組,目前已經將目標細化為100項具體工作。接下來還要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和交接工作方案,確定本省非稅項目劃轉范圍、持續開展一線人員操作培訓等。“挑戰還是挺大的。”他說。


      隨著“三定”規定的逐級落實,全面落地以及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等工作的啟動實施,改革已呈現出多層級疊加、多事項疊加、多主體疊加的局面,改革艱巨性和復雜性全面展現。新的稅務機構還將同時面對納稅人和繳費人兩大群體,也意味著服務發展的渠道更多、受眾更廣、作用更直接。


      正如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所言,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涉及省、市、縣、鄉4級稅務機構,面向10多億納稅人和繳費人,情況復雜、任務艱巨。王軍指出,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到稅務部門,是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改革,構建起職責清晰、流程順暢、征管規范、協作有力、便民高效的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繳體制機制,將有利于為提高社會保險費統籌層次奠定良好基礎,有利于為研究推進適時完善繳費比率和推進非稅收入法治化進程奠定良好基礎,有利于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奠定良好基礎。


      “稅務機構改革的深入推進,將有效促使我國稅務機構設置更加合理,有力提高稅收征管效率,深入推進稅收管理機構專業化,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說。(記者 孫韶華)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明年起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社保費和非稅收入

      明年起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社保費和非稅收入

      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20日在北京聯合動員部署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工作,確保明年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
      2018-08-21
    • 降低社保費率不會影響養老金足額發放

      降低社保費率不會影響養老金足額發放

      日前,國務院發布《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意在統籌考慮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穩步推進社會保險費征收體制改革,以達到確保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會保險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
      2019-04-10
    • 我國進一步擴大社保費緩繳政策實施范圍

      我國進一步擴大社保費緩繳政策實施范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四部門辦公廳近日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自2022年9月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可根據本地區受疫情影響情況和社會保險基金狀況,進一步擴大緩繳政策...
      2022-09-26
    • 報告稱我國農民工達2.8億 月均收入3275元

      日前,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的《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農民工總量達到28171萬人,比上年增長1 5%,增速比上年加快0 2個百分點。這也是2011年以來農民工數量增幅首次擴大。農民工月均收入達3275元。
      2017-05-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