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證照分離改革 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14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全國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持續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決定再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三分之一以上并簡化審批,為市場主體減負;聽取清理證明事項工作進展匯報,要求加大力度消除群眾辦事煩憂。


      會議決定,從今年11月10日起,在全國對第一批上百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推進“照后減證”,對不必要設定審批、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可由行業自律管理的事項直接取消審批或改為備案,并加強市場經營過程的監管;對目前不能取消審批、但通過事中事后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行為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發現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決定并從重處罰;對涉及公眾健康和安全等不宜采取告知承諾方式的審批事項,要優化準入服務,分門別類減少申報材料和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高透明度,為創業創新主體進入市場消除障礙。會議強調,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在放寬準入的同時要把更多力量放到創新和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上,加強公正監管。


      會議決定,在確保質量安全、公正監管的前提下,進一步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并簡化審批程序。一是再取消14類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使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類別進一步從38類減至24類。對取消許可的一些涉及公眾健康和安全、環境保護等產品,可轉為強制性認證,列出正面清單并向社會公示,強制性認證費用原則上由財政負擔。二是對保留的生產許可證簡化審批程序。將發證機關組織的發證前產品檢驗改由企業在申請時提交符合要求的產品檢驗合格報告。對除危險化學品外的省級發證產品實行現場審查后置,企業提交相關材料并作出質量安全承諾后即可領取許可證。三是推行“一企一證”,對一家企業生產不同類別產品的只發一張許可證。會議要求,要落實監管責任,強化證后監管,推動“中國制造”提質升級。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劍波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全國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持續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有助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鼓勵企業投資興業。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簡化審批程序,持續為企業減輕負擔,則有助于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此外,認證、認可是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的重要內容,工業品制造從生產許可到強制性認證的轉變,是從深化質量技術基礎改革的角度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涉及改革創新、優化政策環境、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等方面內容。”(記者 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李克強:涉企證照該合的要合該砍的一律砍掉

      “不僅要把該合的各類證照合并,還要進一步梳理涉企證照事項,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非按法定程序設定的一律砍掉!”李克強總理在4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
      2017-04-28
    • “證照分離”改革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部署在更大范圍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將2015年上海浦東新區率先開展的“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清理116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做法推廣到天津、遼寧、浙江、福建、河南、湖北、...
      2017-09-07
    • “證照分離”改革再擴容 自貿區全覆蓋523項涉企經營許可

      從12月1日起,我國現有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成熟經驗要及時向全國推開。
      2019-08-27
    • 中央層面52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納入證照分離改革

      中央層面52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納入證照分離改革

      目前我國企業在拿到營業執照進入市場的“大門”后,還進不了特定行業和領域的“小門”,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數量較多、辦理時間較長、流程還不透明。通過改革,將進一步降低企業準營門檻,使企業方便地開辦、更好地發展壯大。
      2019-12-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