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月11日,中汽協發布汽車工業產銷半年數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52.6萬輛和1335.4萬輛,分別同比增長4.6%和3.8%。其中,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1148.27萬輛和1125.30萬輛,同比增長3.16%和1.61%,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分別減緩4.16和7.62個百分點。與年初行業人士普遍在7%左右的預期相比,上半年的車市表現有些不盡人意。惟一值得欣喜的是,在傳統的6月小淡季,乘用車產銷量反而分別環比增長5.6%和4.6%。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今年初車輛購置稅上調所產生的影響正在慢慢消退。
6月乘用車市開始復蘇
分析上半年各單月我國乘用車銷量數據可以看到,1~5月,乘用車銷量同比變化上下徘徊不定,同比增幅依次為-1.1%、18.3%、1.7%、-3.7%和-2.6%,進入6月則轉變為2.3%,銷量變化開始步入正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海東認為,今年上半年乘用車市的整體表現不佳,是由于今年1、2月旺盛的購車需求透支了其他月份的消費需求。他認為,隨著下半年傳統購車旺季的到來,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實現增長5%的預期問題不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購置稅優惠政策的退坡,今年上半年我國1.6L及以下小排量汽車銷量緊跟著下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銷量為769.7萬輛,同比下滑2.6%。而就各月數據來看,除1月外,小排量乘用車銷量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6月,小排量乘用車銷量占整體乘用車銷量的66.3%,與去年同比下降了4.7%。
自主整體表現不俗
6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上汽集團、東風集團、一汽集團、中國長安、廣汽集團、北汽集團、吉利控股、長城汽車、華晨汽車和奇瑞汽車。與上月相比,華晨、長城和北汽銷量有所下降,其他企業銷量均有所增長,其中長安和吉利增速居前。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汽車191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7.94%。乘用車生產企業6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有限(本部)、吉利控股、長安汽車、一汽豐田、長安福特和東風本田,十家企業累計銷售106.78萬輛,占乘用車總銷量的58.29%。
從乘用車企業銷量情況來看,上半年自主品牌車企的表現可圈可點。長城汽車、吉利控股、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企業銷量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上汽乘用車更是實現了113%的同比增速,創下上半年我國主流車企最快增速。但即便如此,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的銷量前三地位仍難撼動。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累計銷售97萬輛,與去年基本持平;一汽-大眾累計銷售90萬輛(其中大眾品牌64.9萬輛);上汽通用86.74萬輛。從具體車型分析看,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的市場地位主要依靠轎車產品,英朗、朗逸、捷達等車型均有不俗表現。
上半年,在MPV細分市場,五菱宏光、寶駿730、別克GL8依然穩坐前三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6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轎車生產企業依次為: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東風有限(本部)、一汽豐田、吉利控股、長安福特、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和北京現代;銷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產企業依次是: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東風汽車、上汽通用、北汽銀翔、東風本田、江淮股份、金杯汽車、北汽股份、上汽大眾。
SUV一枝獨秀
在2017年上半年整體乘用車市的微增長態勢下,不同細分市場的表現并不相同。6月,轎車、SUV、MPV和交叉型乘用車分別環比增長5.3%、3.7%、9.4%和-9.3%,分別同比增長-4.3%、15.7%、-3.9%、-22.3%。1~6月,轎車、MPV、交叉型乘用車產銷量均有不同幅度下滑,其中交叉型乘用車產銷量降幅最大,產銷量分別同比下滑32.7%和25.3%;MPV產銷量分別下滑12.8%和15.8%;轎車產銷量分別下滑1.8%和3.2%。SUV則持續了一直以來的強增長態勢,雖然沒有達到2016年超過40%的增速,但產銷分別同比增長18.9%和16.8%的增速足以拉動整個乘用車市實現微增長。
縱向分析SUV細分市場的銷量數據可以發現,近幾年來,SUV銷量在乘用車總銷量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2010年還僅為9.6%,6年時間過去了,這一數字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成功上升為40.2%。SUV細分市場的鼎盛時代已經到來,接下來的看點就是群雄爭霸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6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產企業依次是: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吉利控股、上汽大眾、東風有限(本部)、廣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東風本田和上汽股份。與上月相比,長安汽車和吉利控股銷量增長較快,東風有限(本部)、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大眾銷量小幅增長,其他企業銷量均有所下降,東風本田和上汽股份降幅最大。6月,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38.56萬輛,占SUV銷售總量的52.01%。
新能源車市逐步回暖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1.2萬輛和19.5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9.7%和14.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銷總量分別為17.9萬輛和1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4.6%和35.9%。
盡管2017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逐步縮減,但就上半年的逐月銷售數據來看,新能源車市的增長勢頭并未減弱,6月也依然持續了增長勢頭。
就細分市場數據來看,新能源車市表現良好,主要得益于純電動汽車的增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純電動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14.6萬輛和13.2萬輛,分別同比增長70.3%和62.9%。與純電動乘用車表現大相徑庭,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分別為3.3萬和3.2萬輛,分別同比下降13.3%和19.9%。針對此現象,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補貼的退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價格高、補貼少的劣勢帶來的最直觀效果就是銷量的持續下滑。
盡管銷量總體表現不俗,但與年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的今年累計銷售70萬輛相比,不足三成,能否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標令人擔憂。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艷華表示,今年1月負增長的市場表現拉低了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但從6月看,新能源車市已經出現回暖趨勢;從全年看,完成70萬輛的銷量目標問題不大。另外,太平洋證券一份分析師指出,在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可能繼續退坡的情況下,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或又將出現提前消費的現象。在消費者接受程度逐漸提高的背景下,純電動乘用車市場形勢喜人。(本報記者 鄧英英)
轉自:中國汽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