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土空間規劃領域應用時空大數據首個行業標準出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20





    國土空間規劃領域應用時空大數據首個行業標準出臺


    激活大數據“富礦”,讓規劃更智慧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實施行業標準《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時空大數據應用基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適用于城市層次國土空間規劃時空大數據應用,其他層次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也可參考執行。《規定》是國土空間規劃領域應用時空大數據的首個行業標準,有利于激活大數據“富礦”,讓規劃更智慧。


      《規定》主要包括5方面內容:一是確立了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時空大數據應用的總體框架,包括數據資源層、數據采集處理與質量控制層、典型應用場景、業務服務層。二是數據資源層,規定了自然資源數據集、城市運行基礎數據集和城市運行流數據集3大類數據資源。三是數據采集處理與質量控制層,規定了對各類時空大數據的采集要求、處理與質量控制要求、融合要求等。四是典型應用場景,詳細規定了城市安全底線、人口結構、職住平衡、15分鐘社區生活圈、區域聯系等5個典型場景中重要指標的算法模型。五是業務服務層,對驗證校核,依法保護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公益性支持國家層面決策應用等作出了規定。


      以數字化推動國土空間治理模式變革


      “近年來,大家都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數字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未來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是推動治理方式變革的重要手段。各行各業都應爭先擁抱這一趨勢,盡早推進數字化轉型。”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說。


      《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將“建設數字國土”確立為戰略目標。近年來,自然資源部在推動“多規合一”改革落地過程中,大力推進“可感知、能學習、善治理、自適應”智慧規劃建設,其中,數字管理系統、數據治理、數字生態都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繼2021年3月發布國家標準《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技術規范》,指導全國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成統一的數字化規劃管理系統后,自然資源部開始在數據治理環節發力,就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時空大數據應用標準作出統一規定,標志著智慧規劃建設從“硬件端”開始走向“應用端”。


      引導規劃行業更加關注大數據


      近段時間,ChatGPT火“出圈”。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從中更加深切地看到,大數據治理可能才是智慧社會構建的核心和關鍵。只有讓數據間發生邏輯聯系、產生化學反應,才能實現由‘數據大’向‘大數據’的轉變,生長出智慧。”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大數據戰略,并部署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


      “我部發布這個標準,只是著眼于規劃領域應用,在大數據治理方面邁出了一小步,規定的內容還比較基礎,但這里面傳遞出一個工作方向問題,希望能以這個標準為開端,引導規劃行業更加關注大數據、更多應用大數據、更主動地研究大數據,以業務鏈引領凝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集中各方面優勢資源,形成突破規劃領域大數據核心技術的強大研發合力,逐步提高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和用數據創新的能力,助力決策科學化、治理精細化、服務高效化。”該負責人說。


      支撐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


      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預警評估預警機制,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等明確的重點任務。


      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落實這一任務,補上傳統監管方式的短板,實現“動態”,必須依靠科技,而核心還在數據:一方面要求支撐監測的數據盡量全、更新頻率盡量高;另一方面還要求多源數據之間能發生聯系、交互計算。


      然而,收集哪些數據?什么樣的數據是合格的數據?數據之間以什么算法計算?這些都是需要事先解決的問題。如果這些方面沒有統一標準規定,就無法使海量的數據融合到一起。


      記者了解到,實踐中,基礎調查、遙感影像、手機信令、地圖導航、審批管理等時空大數據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監測、評估等工作中,也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算法模型、智能工具和數據集等。但是,由于數據格式、算法等不統一,經常會碰到“不同類型的數據,甚至同一類型但不同廠商的數據難以交互計算”“同樣的數據,不同單位計算得出的結論不一樣”等問題。


      “因此,只有統一時空大數據應用標準,才能更加充分地發揮各個方面技術優勢,把更多的數據融合匯聚到一起,更加客觀精準地刻畫人們對國土空間的需求,更加科學有依據地預判趨勢,有效支撐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促進國土空間治理的精細化、差異化和智慧化。”該負責人說。(記者 楊召奎)


      轉自:中工網-工人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

      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
      2019-05-28
    • 國土空間

      國土空間"三條紅線"怎樣劃

      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被視為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三條紅線。部分尚在劃定中的它們將共同構成國土空間開發的“底線”,影響每一寸土地的命運。
      2019-11-28
    • 《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征求意見

      《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征求意見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近日按照“多規合一”改革要求,研究起草了《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南》)。單位和個人可在2020年9月5日前,通過信函或電子郵件方式提交意見(詳見自然資源...
      2020-08-28
    • 《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正式發布

      《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正式發布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9月24日正式發布,明確規劃要通過優化空間和完善布局解決群眾衣食住行等人居問題,同時要劃定開發建設的各類控制線,防止城市無序蔓延。
      2020-09-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