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速推進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發展,科技部辦公廳日前印發《“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規劃》提出,加速醫療器械產業整體向創新驅動發展的轉型,完善醫療器械研發創新鏈條;突破一批前沿、共性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開發一批進口依賴度高、臨床需求迫切的高端、主流醫療器械和適宜基層的智能化、移動化、網絡化產品,推出一批基于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的應用解決方案;培育若干年產值超百億元的領軍企業和一批具備較強創新活力的創新型企業,大幅提高產業競爭力,擴大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引領醫學模式變革,推進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的跨越發展。
具體而言,引領國際前沿技術,加快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1-3項原始創新技術,10-20項前沿關鍵技術,形成核心專利300項以上,引領新一代醫療器械產品發展;主流高端產品全面實現國產化,自主原創產品取得重要突破,研發10-20項前沿創新產品;重點培育8-10家在國內、國際市場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大型醫療器械企業集團,建立8-10個醫療器械科技產業集聚區,80-100家具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且具備一定規模的創新型高技術企業。
《規劃》要求,發展前沿關鍵技術,引領醫療器械創新;推進重大產品研發,突破核心部件瓶頸;注重應用需求導向,強化示范普及推廣;優化平臺基地布局,促進創新能力提升;集聚創新創業要素,助力產業集群發展。
《規劃》指出,強化創新激勵導向。加大對重大戰略性產品、關鍵技術、核心部件的支持力度;鼓勵產學研醫協同創新,完善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創業平臺;按照《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做好相關醫療器械產品審評審批;完善創新醫療器械產品臨床應用政策和法規,強化應用示范帶動,縮短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市場培育期;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扶持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發展。
《規劃》明確,完善財稅金融支持。研究完善鼓勵創新的稅收支持政策。拓寬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設立醫療器械產業投資基金,優化投融資環境,引導社會資本向醫療器械領域聚集。支持符合條件的醫療器械企業發行債券和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促進創新型醫療器械企業與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合作,推進創新型醫療器械的應用。通過金融支持實現高端醫療器械的國際并購整合,落實和完善出口信貸及出口信用保險政策。
《規劃》強調,加快產業培育拓展。加強對骨干企業、創新型企業、核心部件企業產業化工作的支持,提高產品可靠性、促進產業升級和完善產業鏈條;支持國內和跨國企業兼并重組,扶持醫療器械企業做大做強,參與國際競爭;放寬醫療服務市場準入,鼓勵醫療器械企業向衛生與健康服務業延伸,促進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和第三方服務網絡發展;引導地方政府加強醫療器械產業培育;加強生產質量監管和環保監督檢查力度,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此外,《規劃》還提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實施人才發展戰略,促進“醫工結合”,健全人才培養引進機制。支持醫療器械相關學科建設,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開展深度合作,著力培養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復合型管理人才以及中青年專家,大力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夯實產業發展的人才基礎。依托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大項目、重大人才引進計劃等,重點引進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戰略科學家、學術帶頭人和創新創業精英,支持海外高層次醫療器械人才回國創新創業。(記者羅曉燕)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