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環保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郭敬在環保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底之前,中國將緊急禁止4類24種固體廢物入境,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高污染固體廢物。
此外,《關于汞的水俁公約》將于今年8月開始生效,環保部計劃到2020年完成燃煤電場排放源的排放編制,明確汞廢氣重點管控的相關來源,確定減排目標和措施。
嚴打進口廢物
自7月1日開始,環保部啟動了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截至目前,環保部共檢查了1162家企業,對751家企業提出立案處理處罰建議,占檢查企業總數的65%。
今年4月份,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要完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分行業、分種類制定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的時間表,分批分類調整固體廢物進口管理目錄,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的手段大幅度減少進口固體廢物的數量。同時,國內要加強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管理,發展循環經濟。
7月18日,中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的一份文件稱,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環保部、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開展的“強化監管嚴厲打擊洋垃圾違法專項行動”和環保部“打擊進口廢物環境違法專項行動”,大量的高污染垃圾甚至危險性廢物,混合在可回收成為原材料的固體垃圾中,嚴重污染了中國的環境。“為保護中國的環境安全和民眾健康,要緊急調整進口固體廢物清單,禁止高污染固體廢物的進口。”
郭敬表示,環保部決定年底前,先行將環境污染風險高、群眾反映十分強烈,來自生活源的一些廢塑料、未經分解的廢紙、廢紡織原料、金屬等24類固體廢物禁止進口。
逐步淘汰含汞產品
在“一帶一路”環保合作方面,郭敬介紹,環保部正在建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和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支持環保企業“走出去”開展“一帶一路”綠色技術合作。
此前,環保部發布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這是“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國際合作的一個頂層設計規劃。圍繞著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方面生態環保工作提出了58項具體的任務。
此外,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副主任余立風表示,《關于汞的水俁公約》將于今年8月開始生效。2020年,中國將淘汰公約要求的含汞電池、熒光燈產品的生產和使用,同時VCM(氯乙烯)生產行業實現單位產品的使用量在2010年基礎上于2021年降低50%,到2032年將要關停所有原生汞礦的開采。
同時,環保部計劃到2020年完成燃煤電場排放源的排放編制,明確汞廢氣重點管控的相關來源,確定減排目標和措施。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