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福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總體情況。
據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王飏介紹,福建全省現有高職院校50所(含職業本科1所),高職專業布點總數1654個,其中理工農醫相關專業布點占比57.92%;中職學校167所,中職專業布點總數2432個。高職院校在校生從2012年的29.4萬人增加至2024年的53萬人,增長80.2%;現有中高職在校生突破100萬人。
福建在全國率先實施“兩依據一參考”職教高考制度,創新“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逐年擴大本科院校面向中職招生規模,2024年14所本科院校面向中職生招生2600人、同比增長30%,中職升學率從2019年的42.8%增長到2024年的80.3%。擴大“五年制”人才培養規模,開展中職本科“3+4”貫通培養和專本銜接“3+2”試點。堅持以賽促學,在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共獲獎項241個,同比增加51個、增幅27%,獲獎總數連續3年位居全國前十;全國教學能力比賽全國排名首次挺進前十,其中中職組獲獎率92.9%、位居全國第一。
福建從支持廈門等地試點,到鼓勵申報綜合高中特色示范項目,再到全省試點開展綜合高中班,職普融通改革穩步推進,現有49所中職學校、37所普通高中獨立或合作開展綜合高中班試點,實際招生169個班8395人。此外,福建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十條措施》,堅持“以產定教、以教促產”,培育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11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7個,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103個、產業學院試點項目129個,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相銜接。
近年來,福州在高中教育階段推動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學籍互轉,自主選擇職業教育或普通教育。據福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徐章海介紹,過去兩年,永泰城鄉建設職業中專學校與永泰二中、永泰三中聯合開展職普融通試點,共招生180人,經學習考核,48人申請轉入普通高中。
徐章海介紹:“今年,福州在12所中職校探索綜合高中班試點工作,共設置43個班級,招生1804人。同時,支持高職專科和普通本科聯合辦學、貫通培養,通過校校聯合培養和雙主體育人,著力構建一個開放、共享的教育生態系統,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去年,福建晉江市域產教聯合體入選第一批28個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彰顯了多年來晉江市聚焦運行暢通、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不斷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和職業教育發展引導服務的積極成效。據晉江市副市長吳尊意介紹,晉江將全力構建“政府搭臺,校企唱戲”的職業教育多元辦學格局,強化政校企協同共治,根據產業需求精準設置學科專業,為產業量身定制、匹配專業型人才支撐,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發展。
目前,晉江校企累計共建19個產業學院、433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近兩年企業兼職教師達781人次,教師企業實踐每月1546人,并先后開辦安踏班、恒安班等162個企業冠名班和舒華、七匹狼等92個企業學歷班,實現學習、實踐、就業一條龍無縫對接。
為推動職教出海,融合交流更加深入,福建出臺了《促進閩臺職業教育合作條例》,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領域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若干措施》,持續實施臺灣教師引進資助計劃,率先開展依據臺灣地區“統測”“分科測驗”成績招收臺生,打造臺生臺師登陸“第一家園”。依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職業教育聯盟等平臺,實施職教“走出去”,組織30多所職業院校在15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布局建設30個“海絲學院”,著力打造國際化職教品牌。
下一步,福建還將實施對臺招生“倍增計劃”,支持高職院校依據臺灣地區“統測”成績招收臺灣學生;在臺師方面,實施“增量擴面”行動,支持高職院校引進臺灣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和團隊、臺灣高校優秀畢業生、職業學校教師等來閩發展。
當前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在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化推進中重新定位教育地位和作用。王飏表示,福建省將進一步研制福建職業教育新體系建設改革方案,編制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支撐產業發展和助力大國外交三個布局體系,引導職業院校找準定位,更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記者 林茂陽)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