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特色產業“多點開花” 鄉村振興“豐”景特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08





      仲秋時節,吉林各地萬物豐茂,鄉村田間處處都是忙碌的身影,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惠及百姓。


      9月下旬以來,撫松縣萬良人參市場正式迎來一年一度的人參交易旺季,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涌入“人參小鎮”。近2萬平方米的鮮參交易大廳內,人參的香氣和泥土味道撲面而來,剛剛“起貨”的鮮參、林下參、野山參待價而沽。作為全國人參產量第一大省,人參產業是我省最具優勢特色、最有發展潛力的富民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要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特定的氣候孕育特定物種。吉林省特色農產品種類繁多,東部長白山脈森林茂密,蘊藏著豐富的特產、綠色食品,素有“動植物立體資源寶庫”之稱;中部為松遼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連片集中,為糧食和蔬果產區,是全國商品糧集中產區;西部為草原、濕地生態區,是牧業、雜糧雜豆、糖料、油料生產基地。


      近日,白山市朝陽村的451棟大棚靈芝迎來了噴粉高峰,將孢子粉收集起來成為第一要務。今年,朝陽村預計孢子粉總體產量11萬斤,總體產值將突破2000萬元。


      集安市清河鎮人參種植大戶樊黎明種植的3年生西洋參“起貨”了,上萬斤的人參離田之后馬上送到收購的加工廠,進行深加工。


      在東豐縣大興鎮六禾智慧養殖鹿場內,一排排整齊的鹿舍里不時傳出陣陣鹿鳴。2023年,東豐縣涉鹿產值達到81.6億元,今年上半年,東豐縣梅花鹿養殖量達到25.4萬只,鹿茸產量411766公斤。目前,全省梅花鹿飼養量已達85.2萬只,占全國一半以上。


      在吉林省廣大鄉村,土特產已經成為農民致富的“金鑰匙”,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各地結合發展實際,深挖“土”的資源,彰顯“特”的優勢,拓展“產”的鏈條,從“小特色”到“大產業”,由“平面分布”轉型為“集群發展”,加快壯大鄉村特色產業,增強鄉村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動力。


      吉林省重點打造“十大產業集群”,目前玉米水稻、生豬、肉牛肉羊等產業集群超千億元,禽蛋、果蔬、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產值均超過500億元,人參產業于2023年達到708億元,首次突破700億元。


      目前,在吉林省一些重點產業的引領下,一批批特色品牌逐漸建立起來,在市場上煥發出勃勃生機,汪清黑木耳、撫松人參、洮南綠豆、白山藍莓、查干湖淡水有機魚、集安冰葡萄酒等一系列的品牌產品為農民創收提供支持。


      土特產是家鄉味道,是記憶中的鄉愁。而吉林的土特產不僅是“米袋子”“菜籃子”,更變成鄉村旅游文創產品、三產融合發展的支點,走出一條與“錢袋子”有關的農文旅融合新路。(記者馮超)


      轉自:吉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