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島經開區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首批、河北省首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年來,秦皇島經開區以做大做強做優先進制造業為重點,壯大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糧油食品精深加工、精密電子信息技術及智慧消防、康復輔具及醫療健康等主導產業,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制造產業新高地。
創新驅動發展
近日,在秦皇島經開區東區,由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承制的3臺“華龍一號”HL-T67型核電機組蒸汽發生器從秦皇島出海口基地發往南方核電廠。“從設計、材料、工藝等各個環節,‘華龍一號’蒸汽發生器都實現了完全自主創新,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制造。”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建磊介紹。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鋁車輪和鋁制底盤零部件供應商。談起長期贏得市場的原因,該公司工藝技術項目管理部經理張賀帥認為,持續技術創新是關鍵。“目前公司擁有8600余項專利,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構建了從材料研究、產品結構優化到工藝實現三位一體的輕量化研發體系,每兩天就有一項新的產品上市,今年以來在一體化壓鑄技術、再生鋁全套關鍵技術等領域又取得了突破。”張賀帥說。
“這些企業的產品能獲得市場認可,核心要素就是創新引領。”秦皇島經開區科技創新和大數據管理局局長張偉忠說,當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化京津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依托北京化工大學秦皇島環渤海生物產業研究院建設河北省“工業醫院”,加快推動京津研發、秦皇島轉化,與燕山大學、東北大學交流對接,去年以來已有18個大學成果轉化項目入駐秦皇島經開區,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持。
“正是因為經開區從引進創新資源、助力成果轉化到推廣新產品等給予全流程幫助,我們研發的液壓風能海水淡化裝置才能提前半年進入市場。”秦皇島正時樂液壓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少博說。
“依托產業技術研究院平臺,秦皇島地區企業不斷深化合作,促進了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和‘政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北京化工大學秦皇島環渤海生物產業研究院院長王斌說。
截至目前,秦皇島經開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93家、區域創新平臺109家,已認定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91家、國家級孵化器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
強化要素供給
與哈電重裝公司幾百米之隔的項目工地,挖掘機轟鳴,運輸車來回穿梭,工人有序作業……金風科技秦皇島北方海上風電產業基地一期項目正在施工建設,預計2025年5月底投產。“這個項目正在全力推進,將打造秦皇島海陸風光儲一體化產業示范區、海上風電核心設備產業園、海上風電延伸產業園、教培工程產業園、科研實驗產業園。”金風科技秦皇島專項工作組產業基地項目經理羅丹說,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我國北方區域最大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和新能源裝備出口基地。
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久前,該公司從秦皇島經開區行政審批局項目建設服務廳拿到了3號廠房的項目用地不動產權證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從申請立項到發放‘四證’,只用了54天,真是太快了。”該公司總經理盧奕霖說。
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新建項目采用的“超前預審”審批模式,是秦皇島經開區助力產業做大做強的新模式。秦皇島經開區行政審批局會同城建委在項目前期主動與企業對接,提供政策和技術咨詢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制《項目“超前預審”實施點單表》,采取模擬審批、容缺預審等方式,為項目落地開工爭取時間,實現“拿地即開工”。
“我們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上積極探索,努力實現極簡申報、極速審批、極致體驗、極效落地,取得明顯成效。”秦皇島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局長田小軍說。
給項目“提速”,為經營主體提供精準滴灌式服務。秦皇島經開區制定出臺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持續精簡優化審批流程,探索實施“竣工即發證”創新改革,綜合運用并聯審批、精減材料、容缺受理、數據共享等措施簡化流程,項目驗收時間由原來的9個工作日壓縮至2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時間由3個工作日縮短至1個工作日,驗收效率整體提高了75%。
做強主導產業
秦皇島經開區以集群發展為主線,持續強鏈補鏈延鏈優鏈,建立產業鏈供應鏈圖譜和供需產品名錄。以龍頭骨干企業為引領,壯大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糧油食品精深加工、精密電子信息技術及智慧消防、康復輔具及醫療健康五大主導產業。
為服務主導產業發展,秦皇島經開區搭建全產業鏈數字可視化管理平臺。“平臺建立了產業鏈供應鏈圖譜和供需產品名錄,可直觀展示全區主要產業鏈分布情況、各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以及區內產業鏈短板。”秦皇島經開區經濟發展局產業協調科負責人李英杰說,各企業可直觀了解“誰能為我配套、我能為誰配套”的資源與商機。
秦皇島經開區擁有山海關港區碼頭,域內風電電機、葉片、電纜、電氣設備生產企業集聚,發展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業優勢明顯。近年來,當地引進國內外新能源裝備制造龍頭和配套企業,走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道路,推動產業提質提量,建設集光伏電池、光伏組件、光伏裝備制造及核電、水電、氫能、儲能等產業于一體的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
目前,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秦皇島經開區內五大主導產業龍頭,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余家,主導產品涵蓋船舶修造、燃氣輪機、核島主設備、光伏層壓機、特種玻璃等,其中光伏層壓機占有全球70%的市場份額。
為提升主導產業市場競爭力,促進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秦皇島經開區探索成立五大產業聯盟。據介紹,聯盟以企業為主體,以龍頭骨干企業為引領,聯合產業中下游企業和相關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示范應用、市場開拓等方面尋求合作,在原材料制備、關聯產品供應、關鍵裝備研制、終端產品制造、產品售后服務等價值鏈環節強化協同,通過產業鏈垂直整合和創新資源優化組合,持續做強做優做大主導產業鏈。(記者 王勝強)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