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萬畝生態茶山鑄就“貴州綠茶”大地標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中國食品報   時間:2017-05-08





      去年12月1日,“貴州綠茶”申報農業部地理標志認證通過了專家組認證,隨后正式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貴州綠茶”是我國第一個以省級為單位通過農業部地理標志認證的茶葉產品。當前,我國傳統農業正在向現代農業過渡,以往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其產量、規模、市場占有率都比較有限,以省級為單位、近700萬畝茶園為背書的“貴州綠茶”通過地理標志認證后,將肩負著探索、實踐、引導中國當代農業走向“標準化、大規模、大市場”的時代使命。


      3月29日,一款印著“貴州綠茶·石阡苔茶”的茶葉新包裝從福建裝車發往石阡縣祥華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一天祥華公司開始加工毛峰綠茶了,總經理饒登祥估算著運輸時間,想趕快把新茶裝進新包裝里。他告訴記者:“以前去海南參展的時候,還有人不相信貴州出產茶,但是這幾年貴州綠茶在全國各地作了很多推介宣傳,越來越多的外地消費者知道貴州綠茶品質好,包裝印上‘貴州綠茶’,茶葉會賣得更好。”祥華茶業是石阡縣第一批授權使用“貴州綠茶”地理標志的茶企,石阡苔茶是貴州綠茶大類里比較有特色的產品,石阡縣茶葉局局長童祖名說,“貴州綠茶”母品牌帶動“石阡苔茶”子品牌的效果是明顯的。


      翡翠綠嫩栗香濃爽味


      “貴州綠茶”大地標品味大不同


      地理標志農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農產品,由國家農業部負責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審查、評審。在貴州省農委劃定的貴州省61個縣市(區)范圍內,選用適制綠茶中小葉種,按照特定生產方式加工出茶葉水浸出物≥40%,并經貴州省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授權許可的綠茶產品才能使用“貴州綠茶”地理標志。在貴州省61個縣廣闊的地域內究竟有什么獨特的生態環境和人文因素能讓貴州綠茶獲得中國茶葉第一個省級大地標的美譽呢?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魯成銀深思熟慮之后,對貴州綠茶的個性化特征作了如下精煉的描述——“翡翠綠、嫩栗香、濃爽味、水浸出物≥40%”,這個描述一經提出立即打動了參與地標認證的專家們。


      在探究貴州地域生態環境與貴州綠茶品質特征的關系之前,有必要先說說“翡翠綠”。按照茶葉審評的習慣,描述綠茶的色澤一般是用墨綠、黃綠等詞語,貴州綠茶為何是“翡翠綠”呢?早春二月,記者在貴陽市一家美玉工作室里發現,略顯暗淡的自然光掩蓋不了幾塊綠翡翠折射出的綠潤透亮的光澤。原來,翡翠是玉石里的“貴族”,而在各種顏色的翡翠里,綠翡翠又屬極品之列。記者了解到綠翡翠的綠色又有很多種,有深綠、淺綠、綠中帶黃等,各種綠翡翠令人賞心悅目。那綠得朦朧者稱為“糯種”,讓人聯想到一碗茶毫滿布的都勻毛尖,而綠得晶瑩透亮者稱為“玻璃種”,讓人聯想到一杯翠綠明亮的綠寶石綠茶。翡翠綠并不是唯一的一種綠色,它代表了因為具有高品質內涵而在外表產生的純正、滋潤、鮮活的綠色系列,好比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綠寶石、安順毛峰……各種貴州優質綠茶雖然在綠度上深淺有別,但是都具有“翡翠綠”的共性特征。


      日益進步的綠茶加工技術也使貴州綠茶“翡翠綠”特征發揮到更好的水平。今年3月,在貴陽市澄真茶行,正安縣怡人茶業公司的一款新茶引起了外省客人的注意,他們說這款綠茶的翡翠綠色是春天的“符號”。怡人茶業公司是用奧特光波公司生產的數字化茶葉生產線來加工這款綠茶的,據介紹,加工綠茶的時候,高溫高濕的環境、傳統的加工技術容易讓茶青燜黃,損失綠度,還影響茶葉的鮮爽,而這種數字化茶葉生產線采用極速冷卻的冷鏈工藝,可以很大程度阻止綠茶生產過程中葉綠素的分解,由內而外的靜態殺青更能保持綠茶原料鮮活的綠色。


      貴州省是全國唯一同時兼備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寡日照、漫射光等生態條件的茶產區,這些非常適宜茶樹生長的生態優勢疊加在一起,為貴州茶樹提供了不可復制的地域生長環境。貴州茶山植被豐富,土壤水分高,喀斯特地貌的土壤微量元素豐富,有利于茶樹汲取豐富的營養成分;高海拔山區的低溫環境,使得茶葉在光合作用下容易產生一部分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會抑制茶葉纖維素的形成(低纖維素的茶葉嫩度高)。魯成銀等專家認為,貴州茶樹長在高山上,茶葉原料內涵物質豐富、葉綠素和嫩度比較高故而有濃郁的綠潤度,在加工成綠茶后干茶會更綠潤,茶湯的綠色更純正明亮,葉底的綠色也更鮮活,即呈“翡翠綠”的顏色特征。除此之外,山區多云霧、植被豐富,有利于陽光轉化成漫射光,漫射光幫助茶葉生成豐富的香氣成分。據檢測,貴州毛尖綠茶含有267種香氣成分,相關專家對貴州扁型綠茶進行了研究,稱其苯乙醇(玫瑰香氣)、芐醇(蘋果香氣)、壬醛(玫瑰花香氣)含量較高,它們與其他香氣成分協同作用,讓綠茶栗香持久。在嫩度方面,貴州綠茶粗纖維含量以6.8%—9.5%為最多,遠低于國標。在有些茶區,茶葉長到一芽三葉已經粗老,可是在貴州茶區仍然鮮嫩,這種茶青加工的綠寶石綠茶、黎平香茶,既有成熟茶青濃郁的栗香,又有嫩香,充分體現了“嫩栗香”的特點。關于“濃爽味”,茶葉的濃淡主要取決于有效水浸出物濃度,貴州綠茶內涵物質豐富,有效水浸出物濃度平均值為40%以上,遠超國標34%,故而滋味濃郁。同時,氨基酸是決定茶葉鮮爽的主要成分,據近兩年貴州省農產品檢測中心對200余個貴州綠茶樣的檢測,其游離氨基酸總量平均含量為5.61%,屬于優良種質資源,因此,貴州綠茶喝起來既濃郁又鮮爽。


      安全營養


      “貴州綠茶”大地標奉獻大健康


      在茶葉大生產的浪潮里,有的產茶區為了追求產量,存在農藥、化肥等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現象,出口茶葉檢測出現農殘、重金屬超標的問題,茶葉進口國尤其是歐美國家紛紛設置壁壘對中國茶亮起紅燈。中國茶葉質量安全與隱患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4月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強茶葉質量監管,明確要求茶企必要時檢驗原料的農殘、污染物、著色劑,嚴禁使用鉛鉻綠、蘇丹紅等非食品原料加工茶葉,重點強化三氯殺螨醇、氰戊菊酯等農殘項目的檢驗,引導茶企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


      聯合國衛生組織推薦綠茶為人類十大健康食品之首,可是,農殘、重金屬、衛生指標不合格的綠茶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毋庸置疑,質量安全不合格的綠茶根本談不上“健康”二字。貴州綠茶不僅以獨特的色、香、味為榮,還以“干凈茶”“健康茶”為傲。為了給天下愛茶人奉獻一杯干凈、健康的綠茶,2006年以來,貴州省堅持不懈狠抓茶葉質量安全,對茶葉農殘、重金屬采取零容忍的態度,敢于參照歐盟、日本等國際上最嚴苛的茶葉質量安全標準,立起中國茶葉質量安全的標桿。去年,貴州省開展的各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共檢測茶葉241種,合格率為100%。近幾年,貴州省余慶縣、思南縣、甕安縣等多個產茶縣的綠茶都能夠上批量地通過歐盟400余項茶葉安全指標檢測。如今,貴州茶人無論在哪兒賣茶都敢挺起胸膛大聲吆喝“貴州干凈茶奉獻大健康”。


      那么,究竟是哪些“法寶”在為貴州綠茶的質量安全保駕護航呢?據了解,去年12月我國發布最新版食品中農殘的有關標準之后,貴州省茶產業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于今年2月出臺了2017年1號文件,在國家明令禁止的39種農藥、15種用于茶樹明令禁止使用農藥的基礎上,明確列出貴州省為進一步提高貴州茶葉農殘安全指標而禁用的63種農藥名稱,此舉在我國各大茶區亦不多見。


      2014年開始,貴州大面積推進茶園綠色防控技術,用“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的綠色綜合防控技術替代傳統用劇毒或高毒農藥,對茶園病蟲草害進行防治。去年,貴州實施綠色防控技術的茶園近200萬畝,成為全國茶園綠色防控面積最大的茶區。那些奮戰在茶葉生產一線的茶人們,辛苦守護貴州綠茶的生態環境,守護“干凈茶”的承諾。甕安縣鑫產園茶業公司董事長黃紅纓是有名的“鐵娘子”,今年她在茶山上養了很多鵝,靠鵝除草,還養了很多蜂,她說只要有蜂,就沒人敢來打農藥。除此之外,黃紅纓還撒了15噸玉米在林子里,召來很多麻雀和鳥,讓這些鳥幫她捉茶山上的蟲子。黃紅纓耗費的心血難以估量,站在甕安茶山眺望鑫產園1萬余畝綿延不斷的茶園風景線,人們無不被她生產干凈茶的“大手筆”所震撼。


      現在很多產茶區仍然延用初級農產品的理念加工茶葉,但是貴州省用嚴于國標的地方標準規范茶葉生產、加工全過程,明確要求茶葉加工場所必須向現代化食品生產廠房的標準靠攏,推行清潔化生產,要求茶葉生產全程不落地。貴州還初步建成了茶葉質量安全云平臺、貴州茶葉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消費者可通過云平臺查看茶葉生長、加工環境以及茶葉質量指標,云平臺將促進貴州綠茶誠信生產、透明消費。


      貴州綠茶有效水浸出物平均值40%以上,遠高于全國綠茶有效浸出物平均值。濃厚的茶湯里富含了有益人體健康的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據貴州省農產品檢測中心最新測試的200余個貴州綠茶樣顯示,其游離氨基酸總量平均含量為5.61%,是綠茶類的佼佼者。因為喀斯特地貌特點,貴州土壤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茶樹從土壤里吸收這些營養,貴州綠茶的可溶性礦物質,如鋅、硒、鉀、鍶含量都比較高,這些都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化零為整走向世界


      “貴州綠茶”大地標擁抱大市場


      貴州省農委、省茶辦常務副主任胡繼承坦言:“有人說茶葉賣不動,那是與市場需求不對路,世界各地都需要安全、好喝、性價比適中的綠茶。貴州綠茶的品質優勢突出,完全有理由去做全世界的綠茶市場。若要實現‘世界綠茶貴州造’,首先要保證全球市場的供應量,這就需要發展茶葉大基地、成就綠茶大原料、實現綠茶大生產,而上規模的綠茶生產制造必須靠標準化來推動、實現。”


      2006年以來,貴州綠茶面積、產量、品質快速增長:“貴茶”“栗香”“蘭馨”“貴天下”“黔茗”等一批具有現代化茶葉加工水平、實現綠茶生產全程清潔化、機械化、數字化的大中型綠茶企業陸續崛起。11年來,貴州茶山生態建設有目共睹,質量安全工作卓有成效。2016年,貴州茶產業產值近300億元,綜合產值超過500億元,茶園近700萬畝,茶葉產量28.4萬噸,綠茶產量全國第二。去年年末,“貴州綠茶”終于拿下了中國第一個以省級為單位的茶葉大地標,700萬畝貴州茶山向那些夢想做大綠茶蛋糕的人們敞開懷抱。


      筑巢引鳳,700萬畝生態黔茶引來了國內外綠茶市場上“胃動力”強大的大咖們,他們堅信綠茶是新世紀的健康食品,需求量巨大,但是他們也知道如果找不到能夠確保“體量”和“質量”的綠茶基地是玩不轉全球大市場的,所以,他們一直在苦苦尋覓品質安全、供應充足、質量穩定的生態綠茶。


      今年2月,英國太古集團決定將中國分公司——詹姆斯·芬萊有限公司設立在貴州省思南縣,太古綠茶精制廠在思南縣的選址已經完成,芬萊公司的任務是采購、加工貴州高品質綠茶并面向全球銷售。太古是全球最大的茶葉供應商,現在以供應紅茶為主,觀察到世界綠茶消費增長的趨勢后,太古決定加大綠茶類的投入,遂計劃從2017年開始,用5年實現為太古全球合作公司提供1.8萬—2.5萬噸貴州綠茶的目標,太古綠茶的品質以達到歐盟標準為基礎,并逐步達到雨林聯盟認證的要求。太古在中國各大茶區尋覓綠茶基地已有多年,多次抽檢各地土壤、茶樣,因思南茶葉在農殘控制方面表現良好,太古最終決定落戶貴州省思南縣。


      世界茶葉巨頭英國立頓公司考察貴州省余慶縣的茶園,鎖定了余慶縣1500畝高標準茶園,目前正在做雨林認證;貴州貴茶集團是貴州省出口高品質綠茶的龍頭企業,在全省有51個專屬茶園,均按照歐盟標準種植。貴茶集團擁有加工技術領先的大型綠茶生產線,綠寶石綠茶在通過歐盟400余項嚴苛的檢測后出口到歐洲并銷往我國香港地區;星巴克的國際連鎖店已經把綠寶石綠茶賣到了世界各地,星巴克與貴茶集團合作在余慶縣建設的抹茶生產線項目正在洽談對接中,抹茶投產后將銷往海外。


      堅持按照歐盟茶葉安全標準生產綠茶,堅持改變小農思維向現代化食品生產靠攏,堅持引導茶企規范化、標準化、機械或半機械化制造,貴州綠茶開始嘗到甜頭。今年春節剛過,國內各地茶市一片囤貨太多的抱怨聲,可是,貴州省余慶縣鳳香苑茶葉公司接到了兩個“綠茶采購不限量”的大訂單,其中一個客戶還強調發貨前一定先打款,催貨急切。鳳香苑公司董事長駱地剛告訴記者,去年,福建省國興公司向他采購了20余萬斤大眾綠茶,今年提出不限量收購余慶縣達到歐盟質量標準的大宗綠茶。另一個訂單是浙茶集團的,也是不限量收購余慶歐標大宗綠茶。


      據了解,國興公司每年在廣西加工花茶量很大,幾乎占了橫縣花茶半壁江山,但是作花茶坯用的大宗綠茶大部分在夏、秋兩季生產,那個時間生產的茶葉會有農殘超標的隱患。余慶縣全面普及歐標茶種植,鳳香苑是余慶縣龍頭茶企,以余慶目前投產茶園估算,鳳香苑每年可以機械化加工八九百噸大宗綠茶,以國興公司的“消化能力”,不限量收購余慶大宗綠茶是沒有問題的。


      如今,貴州綠茶大地標推進工作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3月5日,貴州省165家茶企首批獲準使用“貴州綠茶”地理標志;3月21日,《貴州綠茶地理標志使用管理辦法》出臺;4月6日,“貴州綠茶”公共品牌標識正式公布,正在制訂中的《貴州綠茶標準》即將完成發布在即。貴州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是貴州綠茶地理標志登記申請人,也是負責管理使用“貴州綠茶”地理標志的單位。貴州61個產茶縣正在積極準備,黎平縣茶葉局局長甘仕杰說:“黎平香茶有典型的嫩栗香、濃爽味,現在是借助‘貴州綠茶’母品牌出海的最好時機,作為子品牌,黎平香茶不能給‘貴州綠茶’丟臉,黎平縣將加速推進黎平香茶地方標準,規范黎平香茶的加工技術,努力提升茶葉的口感和品質。”余慶縣是新興茶區,茶葉品牌創建工作難度較大,“貴州綠茶”地理標志給余慶縣指明了一條創品牌的道路,余慶茶葉發展中心主任鄭德江告訴記者:“茶企使用‘貴州綠茶’地理標識的心是熱切的,但是我們的要求更嚴格,在余慶,如果茶企生產的茶葉不能達到歐盟標準就不能使用‘貴州綠茶’地理標志,絕不能給‘貴州綠茶’大地標抹黑。”石阡縣請來了浙大茶學院的專家,幫助建立石阡苔茶理化特征“指紋圖譜”,以此為基礎開發“貴州綠茶·石阡苔茶”系列綠茶產品。


      十一年磨一劍,“貴州綠茶”終于通過地理標志認證,貴州全省茶葉工作者聚指成拳,近700萬畝茶山化零為整,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石阡苔茶、綠寶石、黎平香茶……一個個綠茶子品牌統一在“貴州綠茶”母品牌的旗幟下,準備抱團書寫黔茶出山、擁抱世界的新篇章。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打好生態牌突出瓊茶特色 海南將規劃茶葉生產優勢區

      《2016年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海南茶葉產量為967 88噸,同比增長12 1%。但實際上,近年來海南省茶葉種植面積在萎縮,總面積約為2萬畝,產量于全國而言微乎其微。
      2017-07-25
    • 信息通信業成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2016年,全省電信業務總量達到796 6億元,同比增長65 8%,電信業務總量增速首次突破60%,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1 8%提升至3%,對經濟增長貢獻達到1%
      2017-04-11
    • 2020年貴州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30%以上

      近日,貴州省對外發布《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7—2020年)》,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主體產業,到2020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貴州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30%以上
      2017-04-14
    • 貴州省力推綠色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遍全國

      貴州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的優勢得天獨厚,我省要把綠色優質農產品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攻方向和產業扶貧主導產業,將著力強農頭、創品牌、帶農戶,讓貴州綠色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人民的餐桌,讓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2017-05-03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