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哈爾濱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推進哈爾濱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哈爾濱市教育局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重點圍繞提升義務教育質量,推進教育關愛常態化等問題,促進哈爾濱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
發布會上,哈爾濱市教育局一級調研員鄧向偉介紹,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兒童公共服務水平方面,哈爾濱市推進學校建設標準化,2022年投入各類資金19.95億元,增加教輔用房23.55萬平方米、體育場館24.55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1.15億元;實施音體美教育提升行動,新建改建音美教室267間,音體美教師公開招聘511人;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提升義務教育質量,推進集團化協同發展,建立教育集團62個、覆蓋344所學校,組建農村學校聯盟43個、覆蓋389所農村學校,3所學校獲評全國鄉村溫馨校園;推進智慧學校建設,實現中小學網絡接入率100%、多媒體教室占比97.23%、人工智能創客實驗室全覆蓋;大幅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礎條件和應用水平,推廣“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應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成立質量監測評估中心,組建專家團隊,在全省率先實現質量監測全域全覆蓋;推進縣管校聘改革,交流輪崗校長204人、教師2477人,公開招聘義務教育階段教師1761人;建立培訓資源庫和60個名師工作室,打造55個校長共同體帶動650所學校發展;推行區縣結對幫扶機制,開展鄉村教師進名校、緊缺學科培訓下鄉等活動,培訓農村中小學教師8000人。
在關愛兒童方面,哈爾濱市教育局完善兒童教育服務體系,推進教育關愛常態化。堅持把教育關愛作為促進優質均衡的重要抓手,保障城鄉學生共享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落實“雙減”政策要求,壓減學科類培訓機構,不斷強化校外培訓行為監管治理;推進階梯式作業改革,促進校內提質增效。率先在全省開展課后服務,實現城區學校、有需求學生全覆蓋。保障弱勢群體就學權利,實現隨遷子女安置率和留守兒童入學率“雙百”、控輟保學常態化“清零”、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5%以上,3年來發放2.1億元資助14.8萬學生。
為破解學位緊張難題,哈爾濱市教育局加快城鎮學校擴容增位,2022年在學位緊張地區新建學校6所,消除大校額學校5所、超標準班額班級207個;積極優化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持續推進落實中小學“四零承諾”,搭建使用“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系統”,推進“一區一策”,實行“按學區免試就近入學”“兩個一致”“學位鎖定”“公民同招”等入學政策,努力促進學位供需平衡。
下一步,哈爾濱市教育局將進一步科學合理布局城鄉學校,推動配套學校建設與住宅建設首期項目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加快推進熱點地區10所學校建設,2023年完成在學位緊張地區新建學校4所,增加中小學學位8000個,逐步緩解義務教育學位緊張問題。
轉自:東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