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黑龍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新時代龍江創新發展60條》。連日來,“創新發展60條”在全省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乘政策東風,擼起袖子加油干,加強基礎性、原創性、引領性研究,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不斷塑造振興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創新龍江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創新發展60條’是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龍江,以高水平創新引領高質量振興發展的重要舉措。”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春燕說:“省科學院作為我省戰略科技力量的‘主力軍’,將積極落實‘創新發展60條’,發揮科學院自身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團隊等優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主動融入和更好更深層次服務龍江產業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發揮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引領示范作用,推進我省和中國商用飛機戰略合作,促進民機材料國產化進程;推進與牡丹江、綏化等市簽署的科技戰略合作協議,以高新技術賦能區域創新發展等,真正使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龍江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
近日,由省內外37家智慧醫療領域的高校、院所、企業和投資機構等組成的黑龍江省智慧醫學影像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哈爾濱成立。聯盟理事長、黑龍江拓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兆文對“創新發展60條”落地充滿期待。他說:“其中很多政策對企業和聯盟的發展都是極大的利好,比如政策提出,根據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績效評價結果,擇優給予省科學技術獎提名、省科技項目推薦和優先給予科技立項支持等。我們聯盟將積極整合智慧醫療領域優勢資源和力量,打造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創新團隊,解決智慧醫療領域中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引領智慧醫療產業升級,力爭做成全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樣板。此外,建立投資風險補償機制,拓寬科創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等深化科技金融融合的政策,將為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提供更多路徑。”
“科研經費不足、科技成果利益分配等問題,均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科技成果轉化。”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王偉明說,“創新發展60條”中提出的實施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支持股權激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科技成果中試熟化平臺建設等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將有效提高科研人員深挖市場需求、進行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有利于充分發揮龍江中醫藥科技優勢,利用好龍江的自然資源,讓更多本地科研人員留在龍江、外來科研人員扎根龍江,讓科技項目開花結果在龍江,提高我省中醫藥科研成果的轉化率、貢獻率,推動科研、產業、市場等關鍵要素有機結合,推進我省中醫藥現代化科技產業發展。
“今年,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哈爾濱綠洲之星公司共建的農用微生物肥料產業技術研究院獲得省科技廳備案。目前企業已投入420萬元,我們將聚焦黑土地保護、龍江優質農產品、國產大豆振興等開展聯合創新。”微生物學學科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后備帶頭人、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孟利強說:“產業技術研究院是科研單位與企業共同發展的橋梁,有利于推動科技成果批量轉化、共享轉化,有利于面向未來開發具有高度競爭力的技術或產品,‘創新發展60條’提出支持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并給予相應資助,使我們科研人員備感振奮,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指引的方向,聚力我省生物經濟發展潛心研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