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走進肇東市五站鎮鑫晟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齊排列,辣椒、老黃瓜、穿心蓮、球形生菜等各式蔬菜已進入成熟期,每棟大棚內都有十幾名工人正忙碌地采摘。
“現在我們摘的是老黃瓜,每小時11元錢,每天都能收入100多元。等老黃瓜摘完后,其他的蔬菜也陸續下來了,在這兒打工不愁沒活干。”家住五站鎮肖家屯的王玉鳳告訴記者,這已經是她在合作社工作的第四年,春季時栽苗、秋季時采摘,這份工作離家近還穩定,村里很多婦女在農忙前后都會過來打工。
合作社負責人張兆全介紹,合作社現有普通大棚、智能溫室大棚等共346棟,利用先進生產技術,種植球型生菜、紫葉生菜、五彩椒、青尖椒、西蘭花、穿心蓮等蔬菜30余種,還有戶外蔬菜基地1000余畝,全部實行標準化種植。吸納周邊村屯剩余勞動力,使離地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全年用工可達15000人次,并通過帶地入社的方式,使近500戶入股園區,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我們的蔬菜全部實行高端訂制生產,采取農企對接訂單生產模式,一部分蔬菜將運往各大農貿市場,一部分則直接進入我們自己的生產車間,經過鮮切加工后,直供給百勝、華萊士、漢堡王等大型餐飲企業。”張兆全介紹。走進生產加工車間,由自動生菜線、截切預處理、小品種消毒線等標準化流程組成的鮮切果蔬生產線令人眼前一亮,制冰機、金檢機、真空封袋機等各式先進設備一應俱全。
據介紹,鑫晟隆合作社的蔬菜鮮切加工車間用工量達400余人,都是當地的農民,他們不僅學到了先進的技術,還轉變了生產經營方式,實現長效增收。
走訪過程中記者看到,基于鮮切加工能力,合作社還研發了各色鮮切蔬菜包,由豆角、胡蘿卜、土豆、玉米組成的“大豐收”蔬菜包,由小蔥、木耳、香菜、冬瓜組成的養生菌湯包……各類被切割好的蔬菜整齊地塑封在食品袋內,干凈又養眼。
“現在都流行預制菜,我們的鮮切蔬菜包也非常火,非常符合現在年輕人的需求。未來我們將在蔬菜種植和產品研發上繼續發力,將更多的優質蔬菜、優質產品送到千家萬戶。在合作社增收的同時,不斷帶動鄉村致富。”張兆全說。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