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良田千重浪,最是好景秋收時。在黑龍江省海林市秋收時節的田間地頭,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收獲景象,其中,以智能化、機械化和生產托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不斷展現優勢,大型機械開進農田,從耕種到收割,“一條龍”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讓本該最忙碌的農戶當起了“甩手掌柜”,開辟出一條“致富新路”。
在海林市山市鎮,成片的玉米挺拔整齊,一個個金黃的玉米顆粒飽滿。此刻,大型收割機與接糧車往來穿梭,一轉眼便完成了收割,整個場景洋溢著繁忙而喜悅的豐收氛圍。
“我從2020年就開始土地托管,以前都是自己親力親為,現在整地、播種、除草、防蟲防病、收割都不用自己動手,到時等著賣糧就完事了。”海林市山市鎮農戶王樹龍說起土地托管,滿臉都是笑意,土地托管后還可以外出務工,增加一份收入,真是省心省力又賺錢。
“一臺收割機一天能夠完成20公頃土地的收割工作,60臺收割機同時作業,一天基本上就能完成1200公頃。”海林市廣源糧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臧浩說。公司通過整合農村現代化大型農業機械,統一管理、統一分配,將大型機械作業使用到托管土地上,農機連片作業減少作業時間,增加作業效率,大幅提高農機手作業效益收入,真正實現農機手有活干、百姓土地耕作質量有保障,達到百姓、農機手雙效收益。
目前,海林市現有土地托管企業200多戶,其中,海林市廣源糧貿有限公司2019年至2024年服務土地面積20萬畝。海林市通過“服務組織+收購企業+農資廠家+村集體+村級帶頭人+農機服務團隊+農戶”的七聯動托管模式,讓農戶“打工種地兩不誤,種地打工雙收入”,切實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的目的,讓海林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土地托管服務讓農業生產“托”出了新活力、“管”出了新效益。不僅解決了農業生產勞動力老齡化、兼職化問題,實現農業降本增效,還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機械裝備等現代化要素引入農業生產,改善了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村現代化建設。下一步,海林市將繼續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多元化培育工作,持續推行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著力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查佳欣)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