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積極探索園區功能創新,扎實推進園區產業結構調整,進出口加工、跨境產業鏈項目不斷取得新突破。今年前三季度各項經濟指標實現跨越式增長:貿易額完成17712.07萬美元,同比增長41.08%,過貨量實現77.7萬噸,同比增長217.79%。
(圖片來源;互聯網)
為充分發揮政策優勢,綜合保稅區積極復制自貿區政策,探索先進的管理和服務模式,努力簡化通關,為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今年7月,綜合保稅區組建了投資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從招商、接待和洽談,到注冊、領辦帶辦、建設運營、產品推廣的全程服務。制定出臺的負面清單制度,解決入區審批門檻高,隱性條件、隱性審批多等問題。通過對海關監管系統升級,復制自貿區“貨物分類監管制度”,解決非保稅貨物區內監管倉儲問題,區內企業閑置庫房得到充分利用。此外,不定期的聯席會議,面對面聽取企業反映問題,各部門聯合破解企業發展難題,全方位支持區內實體經濟發展。
綜合保稅區商和精釀啤酒項目負責人張洪濤對記者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到實體經濟,“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等,充分釋放了對發展實體經濟利好的信號,為企業建設增強了信心,增加了動力,綜合保稅區不斷探索園區功能創新、主動靠前服務企業發展,消除了企業的后顧之憂,我們對企業未來在綏芬河的發展充滿信心。商和精釀啤酒項目目前完成投資6000萬元,綜合辦公樓、廠房主體框架完工,4000萬元的德國、比利時、意大利等國家的啤酒生產設備正在加緊安裝。同時,商和精釀啤酒項目與國內大型商業集團合作,已得到2000萬元資金支持。
乘著十九大的東風,綜合保稅區萬泰俄羅斯水產品深加工項目也在加緊施工。該項目負責人李大鵬介紹說,項目計劃總投資6億元,建設占地8.5萬平方米的水產品深加工、包裝印刷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1億元,包裝印刷項目和跨境電商項目地下基礎工程已經完成,正在安裝廠房鋼結構,預計年底前廠房可以封頂。水產品加工項目正在進行地下基礎施工,將建設1.5萬平方米的大型智能化冷庫和2.5萬平方米生產車間,計劃年進口、加工、銷售俄羅斯水產品5萬噸。
與萬泰項目一墻之隔的良運油脂加工項目,一期工程占地2.2萬平方米,已完成投資6000萬元。目前廠房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外墻及內部裝修,設備安裝也已完成80%,預計本月底設備全部安裝完畢,明年1月份設備調試后即可投入生產。
既有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也有平穩有序的生產畫面。僑興現代農業加工項目2016年12月試生產,今年通過對生產設備再調試,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頭在境外,尾在境內”,僑興現代農業加工項目依靠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廣闊土地資源進行糧食種植,年產大豆1.5萬噸,玉米2.5萬噸,利用綜合保稅區這一海關特殊監管區,進行俄糧回運加工,再銷往國內。公司試生產以來已經生產玉米壓片1200噸,并且有800噸被預定,產品市場逐步打開。
結合區位優勢,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綜合保稅區逐步做大綠色食品加工項目文章。綜合保稅區焱陽食品加工項目經過一年多的試運營,面點生產實現了常態化,該公司的產品已納入多家航空公司航空食品系列。無獨有偶,馳宇食品加工的面條,暢銷省內多個城市,目前正在同美國、加拿大和新加坡的客商進行合作對接,在國際上尋找更大的市場。今年,在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的支持下,公司投資20余萬元,對廠房進行了升級改造,為公司發展壯大蓄積了力量。(馬彥峰)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