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雨澇雙重大考先后度過關鍵轉折點后,河南全面回到高質量發展“正軌“。
除了“項目為王”、科技創新、萬人助萬企、資本招商之外,近期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新的重點放在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上。
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加速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通過鄉村產業振興,推動部分縣(市、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帶著這些問題,筆者上周赴河南省清豐縣考察調研,并為清豐縣四大班子領導、縣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鄉鎮中層以上干部,以及各行政村支部書記,做了題為《打造省際區域中心核心片區 走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新路》的專題報告。
報告結合近期河南省委省政府聚焦的新重點,圍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振興,從“新形勢”“新理念”兩個方面詳細闡述了清豐縣委書記曹擁軍在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上作的工作報告中所呈現出的發展新理念。
報告前,筆者系統考察了清豐產業集聚區三大主導產業,物流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城鎮化、現代農業及文化產業項目等,對清豐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
這種認識,既是對清豐現有的發展情況的摸底,看到了優勢、前景,也看到了短板和難題;也是對于清豐如何開啟“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包括清豐如何踐行“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如何謀劃濮清融合發展,如何優化營商環境、開放招商,以及如何探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的認識。
本次考察,筆者充分感覺到了清豐“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新氣象、新作為,也充分感受到了清豐新一屆領導班子和干部為企業謀事干事成事的決心和態度。
剛剛結束的清豐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了“強力推進濮清一體化融合發展,傾力打造綠色家居強縣、現代農業強縣、商貿物流強縣、新興產業強縣,努力建成‘創新清豐’‘生態清豐’‘孝道清豐’‘富裕清豐’”的奮斗目標,給出了開啟“十四五”清豐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總綱領”,也打響了催動清豐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的動員令。
結合本次考察內容,筆者在報告中詳細闡述了這次黨代會報告,突出了幾個關鍵點:新形勢、新理念。
首先,是新形勢。
今年4月,筆者應邀參加濮陽市2021年全市第一次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暨產業集聚區重點項目觀摩點評活動后,作出了一個判斷:“十四五”開局,濮陽在全省率先成勢、率先見效。
這個判斷,也得到了今年上半年發展數據的支撐:全市生產總值842.13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居全省第1位。今年1—7月,濮陽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增速居全省第5位。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99.39億元,同比增長30.4%,增速居全省第3位。
“十四五”開局,濮陽市發展呈現出了極好的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位次前移、好于預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經濟呈現穩中提質、穩中加快、持續向好、趕超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這樣的形勢下,不加速發展就是落后,進步不大就是退步。如何緊跟、甚至領先濮陽全力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速度、態勢,這是清豐面臨的第一個新形勢。
過去幾年,清豐縣發展邁過了幾個重要的節點:包括生產總值突破2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三產結構實現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轉變等。
而濮陽市也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到2025年,清豐縣生產總值超300億元”,以及到2025年,全市要培育形成“一批百億產業集群”。
如何讓縣域經濟盡快達到突破300億,甚至500億級,未來成為濮陽乃至全省縣域高質量發展中“當先峰”“走在前”的關鍵點;如何推動綠色家居、現代農業、物流商貿,乃至新興產業等提質增量發展,盡快形成超百億級產業集群,這是清豐發展中面臨的第二個新形勢。
今年正式公布的《河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濮陽有了新的長期定位,包括:“濮陽豫魯冀省際區域中心城市”,以及“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北部跨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等。
作為對應,濮陽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建議明確表示,清豐作為建設省際區域中心城市的協同發展區,要推動產業高端化和功能現代化等。
所以說,本次黨代會報告把“強力推進濮清一體化融合發展”放在第一位,正是積極響應落實省市對濮陽、清豐的新定位的關鍵之舉。
前瞻30年,是反復貫穿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每次調研、會議的關鍵詞。他強調,要結合河南發展實際,胸懷兩個大局,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的歷史關口,前瞻30年看問題謀對策,去洞察、把握劇烈變化的發展形勢中,更本質、更基礎的主線。
如何跳出清豐,站在全國、全省的角度,站在濮陽未來發展新定位的角度,站在長期主義發展觀的角度,來謀劃濮清一體化融合發展,服務濮陽建設省際區域中心城市的大局,為濮陽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清豐貢獻,就成了清豐面臨的第三個新形勢。
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的項目建設方法論中,在強調“要穩住傳統產業基本盤”“實現優勢再造”之外,還特別強調:“要增強搶灘意識,在新賽道上搶抓機遇謀劃未來產業發展。要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貫通起來。”
而過去一個階段,清豐縣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在特色產業培育、轉型升級方向上,投入的精力比較多,在謀篇布局新興產業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對較少;在無中生有、突破空白方向上發力較少;在跨越發展、換道增力上發力較少……
如何盡快實現特色產業優勢再造,如何更快更好地布局,突破新興產業缺口、空白,如何在穩定、升級現有產業基礎之外,另辟新路、換道增力,這是清豐“十四五”發展中,面臨的第四個新形勢。
“十四五”時期,河南明確要探索走出具有區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的新征程。而這其中,濮陽扮演著幾個極為特殊的重要角色。
第一,作為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河南省糧棉油主產區之一,濮陽肩負著確保糧食供給和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
過去幾年,濮陽在糧食產量、質量,以及保糧制度建設上均走在全省前列。與此同時,還通過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建設,通過一縣一業、一鄉一品戰略深入實施,逐漸探索出了一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濮陽模式。而隨著“十四五”的開啟,濮陽迎來了擦亮糧食生產王牌、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新使命,來到了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從農業大市到農業強市的新階段。
第二,作為河南“三山一灘”扶貧開發重點區域,濮陽肩負著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
第三,濮陽率先在全省探索鄉村振興示范建設行動,也肩負著探索以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全域推進的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
作為農業大縣,作為河南鄉村振興示范引領縣,清豐如何回答上述三個關鍵命題,走出一條平原農區鄉村振興,乃至現代農業強縣的示范新路,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濮陽擔當”貢獻清豐樣板、清豐路徑,就成了“十四五”時期清豐面臨的第五個新形勢。
其次,新理念。
清豐縣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針對以上新形勢,用一整套新理念來謀篇布局清豐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第一個新理念是,全面貫徹“項目為王”“產業立縣”的新發展理念。
報告把“項目為王”放在了重點工作的第一位來強調和突出,其中,既有對平臺的重視,包括從規劃、互相之間的關聯、互動,再到平臺的提質增效等;也有對清豐產業的優勢、短板的放大、補齊,以及更重要的對新興產業的培育、打造等。
報告充分貫徹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繞產業發展的一攬子新理念、新方法論,并結合清豐特色做出了極為出色的落地。
報告一個突出的亮點是,一改過去清豐產業只有“面子”,缺少“里子”的短板,對現有產業基礎的不足找得非常準,改進的方向也瞄得非常扎實。
以家具產業為例,報告一方面強調,突出“綠色、個性、智能”導向,推動家具向“家居+家電+家裝”延伸,另一方面強調,培育家具實體店、賣場、電商平臺等下游企業,做強產業鏈,做深價值鏈等。
真正以全產業鏈的思維,以五鏈耦合的思路,來重新定位、梳理產業發展的方向,并通過全新的招商方法論,用一個個扎實的項目來承載支撐。
更為重要的是,報告要求在做好傳統產業升級的基礎上,重視培育新興產業,強調加速向產業價值鏈和“微笑曲線”兩端攀升,這種提法和思路讓清豐產業發展的態勢變得更加開闊,也更加順應當下雙循環發展格局下的清豐定位,找到了事關清豐縣更長久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支撐。
第二個新理念是,強調長期主義與效率意識相結合。
黨代會報告用長期主義理念來謀篇布局,使其成為更深刻地影響、改變清豐發展動能和態勢的關鍵抓手。
除了重視濮清一體化之外,報告還通過積極謀劃新興產業,強調打造商貿物流強縣,強調創新清豐等不同的內容,來培育形成推動清豐高質量長期發展的新動能。
當然,沒有長期就沒有未來,沒有短期也可能先活不下去。所以,效率意識也是清豐“十四五”發展的關鍵新理念之一。
這種效率意識,特別適用于產業集聚區三大主導產業,包括現代家居、食品加工和裝備制造業,也特別適用于清豐特色農業優勢:紅薯、食用菌產業,這里面的關鍵是:要把市場思維、效率意識,貫穿到產業發展的始終,特別是突出稅收、畝均產出等關鍵數據和標準。
第三個新理念,平臺思維和系統思維相結合。
黨代會報告中,平臺思維成為了清豐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新理念之一。
這種平臺思維指向的是高能級產業載體和創新平臺內容。報告既強調,要做好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等實體平臺,也強調要用好電商平臺等。
報告還提出了一區兩園的發展格局,特別是加快推動六塔工業園、馬莊橋柳格現代商貿物流園的布局思維,這兩個園區,是開啟清豐新時代的希望、支撐和關鍵,也是清豐換道增力,面向未來謀篇布局的關鍵所在。
除了從平臺上發力之外,系統思維也是本次報告體現出的新理念之一。這種系統思維,包括突出濮清一體化融合發展,以及在這種視角下,來審視清豐商貿物流等產業定位、方向;包括強調產業、現代農業、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多角度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打通不同產業、環節的堵點、難點,從而形成發展的合力;包括推動鏈長制模式和區中園模式等,一改過去就項目談項目,就企業談企業的思路,從全產業鏈角度出發,從五鏈耦合的角度出發,從產業生態出發,來謀篇布局產業發展。
也正是在黨代會報告提到的新形勢、新理念的基礎上,筆者把本次講課的主題定為“當好省際區域中心核心片區 走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新路”。(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 楊建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