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全市工業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鄭州制造大步邁向“鄭州創造”,在全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初心不改堅持制造業主攻方向
2月18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第一階段主題采訪活動在鄭州啟動。在鄭煤機集團總裝廠車間,一臺高達10米的液壓支架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令人震撼的是,鄭煤機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顯示著實時的入網工作面數量、在線的三機數量及狀態,相關礦區產量統計及煤價走勢等數據。
持續推動煤礦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服務國家智慧礦山建設,鄭煤機一直在領跑。有著近70年歷史的鄭煤機集團,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綜采液壓支架研發制造企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
鄭煤機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液壓支架的研發生產上,鄭煤機集團一直在不斷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第一高”紀錄。目前,鄭煤機集團煤礦機械板塊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在30%以上,公司產品遍布全國各大煤業集團,并先后出口到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制造業就是現代產業體系的筋骨,是實體經濟之基石。
鄭州,不僅有“紡織城” “速凍產品之都”之稱,更是中國重要的冶金建材工業基地、客車生產基地。
如今,鄭州的產業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食品與加工6個超千億的產業集群。
中部崛起,中原出彩,制造業必須挺起脊梁。《促進中部崛起“十三五”規劃》提出,中部地區的一個重要定位即“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規劃也再次提到“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之定位。
就在2021年9月召開的省委工作會議上,把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列入“十大戰略”之一,拿出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略,善于優中培新、有中育新、無中生有,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在生態圈層上培土奠基。
剛剛結束的市委十二屆二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鄭州市要深入推進實施換道領跑戰略行動,堅持制造業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做大做強電子信息一號產業,加快推進傳統產業“三化”改造全覆蓋,實施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著力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
培育優勢打造電子信息“一號產業”
漢威科技集團一款名片大小的傳感器,就可以實時監測pm值、溫濕度以及空氣質量,為大家的健康保駕護航,目前已經大量運用于新風系統、空氣質量檢測儀、空氣凈化器等相關產品。
漢威科技還有各種檢測“神器”,如和手機連接的家用燃氣報警器,能夠實時感知可燃氣體泄漏;環境監測傳感器,可以捕捉到空氣中微小的變化;激光燃氣巡檢車,平均每行駛1.7厘米就能檢測一次,是燃氣公司管線巡檢的利器。
這些設備的核心都是傳感器。傳感器,被譽為萬物互聯的基礎。漢威科技集團作為國內領先的氣體傳感器研發和生產企業,公司產品占國內氣體傳感器市場數量七成以上。
在鄭州高新區,不僅有漢威科技,還集聚了光力科技、日立信、新天科技等數十家傳感器企業,其中包括眾多智能傳感器終端領域的“隱形冠軍”。
近年來,鄭州努力培育優勢產業,將電子信息作為“一號產業”打造,2021年行業增速23.9%,對工業的貢獻率達到了71.3%,產業規模近5000億元,其中電子計算機整機、智能電視產量分別增長413.4%和55.8%。智能終端集群聚集了200余個企業,初步形成了“整機+配套+核心零組件”的智能終端(手機)產業鏈,全市手機產量達到1.59億部,其中智能手機1.09億部,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手機)生產基地。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加快建設,漢威、光力、新開普等智能傳感器領軍企業紛紛入駐;建成省、市信息安全產業基地,初步形成覆蓋安全芯片、安全軟件、安全終端、安全平臺和安全服務的網絡安全產業鏈;累計建成5G基站2.5萬個。
去年,鄭州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積極應對新冠疫情、特大暴雨等風險挑戰,工業經濟保持了增長態勢,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在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帶動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已成為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同時,主導產業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各類試點示范成效明顯。2021年,全市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醫藥、鋁及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制造等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等6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涌現出了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優勢行業和企業。
如今,制造業已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和核心載體。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4000家,科技型企業超過1萬家。
強基提鏈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高地
道固遠,篤行可至;事雖巨,堅為必成。
鄭州市專門成立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制造強市戰略落實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先后研究制定《中共鄭州市委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鄭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鄭州市“十四五”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規劃》等制造業發展系列規劃文件,按照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搶灘占先新興產業、高位嫁接傳統產業的思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強基提鏈、數字賦能、集聚提升、融合發展、開放合作、培育扶持、品質提升、綠色發展、要素支撐等重點工程,積極構建“1554”先進制造業生態體系,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市工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鄭州市將全面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前瞻布局氫能與儲能、量子信息、類腦智能、未來網絡、虛擬現實、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和產業,搶灘占先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裝備、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綠色環保等新興產業,推動傳統汽車、裝備制造、鋁加工、現代食品、服裝家居、耐材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高位嫁接,著力實施創新驅動工程、強基提鏈工程、數字賦能工程、企業培育工程、開放合作工程、品質提升工程、集聚提質工程、綠色發展工程等八大工程,加快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
鄭州將大力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采取“技術懸賞”“揭榜掛帥”等市場化方式,解決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方面的薄弱環節。全面推行“雙長制”,完善“四個一”工作機制,全面實施“四張圖”,落實好“四個清單”,重點推進10個新興產業鏈、5個傳統優勢產業鏈和3個重點企業產業鏈現代化,實施產業鏈“補鏈”“建鏈”“強鏈”計劃,努力打造附加值高、協同能力強的全新產業鏈條。力爭到2025年,承擔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終端、智能裝備、冷鏈食品、新材料等國家強基類項目10個以上。新增百億級企業10家左右,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6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5家。
轉自:鄭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