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河南跨境電商產業領域好消息不斷。
11月16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園區(以下簡稱中大門)宣布,截至該日,該園區在2022年累計完成E貿易單量約5857.85萬單,交易額超過200億元、同比增長約25%。中大門是河南“網上絲路”的重要貿易平臺之一,僅此一家平臺的交易量,就達到2017年河南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總和。
11月24日,國務院發布通知,同意在焦作市、許昌市等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至此,加上已運行的鄭州、洛陽、南陽三市,河南同類試驗區的數量擴容至5個。
前有平臺出業績喜訊,后有全省“試驗田”再擴容,這是中原“網上絲路”活力迸發、蓬勃發展的清晰縮影。憑借跨境電商這臺高質量的發動機,河南以網上絲路為起始,順勢構建四條絲路完整物流體系,推動中原外貿經濟跨入嶄新的發展周期,既通江達海,更騰空萬里。
河南跨境電商三種忙:布海外倉、籌海外展、跨境直播帶
11月27日,鄭州格樂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格樂)聯合創始人陳帥(化名)在香港國際機場等候轉機。一周后,他就能回到鄭州,與合作伙伴、同事一起慶祝公司成功開拓首個海外倉。
過往一個多月,陳帥走訪了美國西部與中部多地,權衡了加州和得州的綜合投資條件。最終,他決定將美國倉設立在加州洛杉磯,并在當地組建了地面運營團隊。
鄭州格樂是主營輕奢型消費品及戶外家居用品的跨境電商企業。過往12年,其創始團隊由跨境進口商品入手,逐步轉向進出口雙線經營,如庭園跳床、景觀燈、桌椅、裝飾品等是其線上出口經營的核心品類。但其開拓出口業務這3年,恰與全球疫情的周期吻合。
“疫情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刺激了海外市場對中國消費品的需求和依賴;另一方面,跨國物流業被深刻波及,成本奇高且充滿不確定性。”陳帥舉例,2021年,全球海運價格暴漲且一柜難求。這成為制約出口業務的最大瓶頸。
在美國建倉,鄭州格樂將此視作擴大出口業務的第一根樁。陳帥介紹,海外倉不只是倉,還包括構建當地的運維團隊,既要支撐產品售后維修及退換,還要在該國繼續開拓線上銷售渠道,如亞馬遜、ebay、沃爾瑪等。“鄭州和加州兩個團隊已正常對接。期待在明年,公司線上出口業務能打出勝利的‘小目標’。”
豫企對海外建倉的需求持續擴容,是河南跨境電商產業蓬勃發展的側影。
當下,新絲路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絲路)董事長崔兆華和烏茲別克斯坦公司經營團隊正忙著推進12月份的“新絲綢之路展覽會”。
新絲路是河南知名的海外倉經營公司。此前,該公司憑借既有鋼鐵貿易與鋼構工程業務,已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海外倉初期建設。近年,正在對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埃及、蘇丹等地海外倉二次升級,使其在擴大倉儲服務規模的基礎上完善服務貿易,幫助入倉企業打通當地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撮合交易,實現服務本地化。
“河南跨境電商在中亞地區市場很活躍,河南制造在當地很受歡迎。比如,許繼集團、同心傳動、長垣起重,以及包括信陽茶葉在內的河南特色農產品等。”崔兆華介紹,受益于豫企出口規模不斷擴大,該公司今年對烏國經營的公共海外倉擴容至4300平方米,在10月份舉行了首屆新絲路商品展覽會。彼時,有200多家貿易企業及40多家商協會代表參加,烏國的國家媒體對該活動做了5天宣傳報道。
“不只是中國企業,他國制造商及貿易商對海外倉同樣有需求。這是過往3年,疫情對全球貿易鏈已發生的深刻外作用力。”崔兆華稱,正因上次活動深受好評,他和烏國公司要趁熱打鐵,邀請俄羅斯、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土耳其等國工貿企業參與12月的新展會。
除海外倉和海外展外,跨境直播帶貨也是豫企爭相加持的新技能。
成立于去年的中原跨境匯,是提供跨境電商業務全鏈路服務的第三方專業組織。該組織對外輸出的核心業務之一,是幫助企業在TIKTOK(海外抖音)、亞馬遜等海外電商平臺實現直播銷售能力。
“受疫情環境影響,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希望加載更多銷售通道,規避單一貿易渠道風險。” 中原跨境匯負責人王娜介紹。當前,參與海外電商直播銷售的豫企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在去年多是省內外的中小貿易型企業;而今年,多是源頭工廠、大型制造商、產業帶企業,包括假發、汽車零部件、配飾、化妝工具、家居用品、人造金剛石等。
跨境直播帶貨這一新業務方式的快速發展,也讓本省對應人才出現緊俏。為此,中原跨境匯已在和鄭州財經學院等省內高校開啟校企聯動,加速培養適配海外市場的線上推銷員。
河南“四條絲路”協同發展 “網上絲路”是聚合器
鄭州是中國誕生跨境電商貿易模式的起點。
十多年前,鄭州海關、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等機構聯手試驗出了跨境電子商務進口保稅備貨模式,構建“保稅區內備貨+個人納稅+郵快遞終端配送”監管服務。最初,它被稱為“E貿易”模式,又被稱為“鄭州模式”。
該模式獲得海關總署以及國家層面的認可與采納后,進而生成了“1210模式”,它是海關對現行一般貿易的進出口貨物設置了不同的監管方式。從外貿產業發展的層面,國家為“E貿易”模式及其經營主體賦予了更精準、清晰的名稱:跨境電商。
2016年,國內誕生了首批13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鄭州是其一。國內跨境電商產業由此一躍而起,不僅牽動無數條產業共建全新的生態體系,航空、鐵路、海運、卡車航班等跨國物流主體與其同頻共振,一個個集裝箱塞滿了郵包奔向中國,這在全球傳統貿易體系中產生深刻震蕩。
跨境電商究竟給河南帶來了什么?
對百姓而言,這是觸手可及的境外消費品。無論是智利的車厘子成熟,還是挪威三文魚到了捕撈季,或是日韓有了新款藥妝上市,河南消費者嘗鮮的速度不輸北上廣。
對產業經濟而言,這是河南通過構建互聯網跨境貿易方式,嘗試打破海權貿易時代普遍存在于內陸地區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三大短板,以求在全球貿易市場和供應鏈體系中為河南制造、河南貿易開拓出更多機會。
2017年,河南外貿經濟首次突破5000億元,列席中國外貿十強省市。這是不靠海、不沿邊的河南,第一次站到了全國開放經濟舞臺的前排。同年,鄭州海關累計驗放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清單超過2億單,商品總值突破200億元。
在河南5000億級的外貿進出口“盤子”中,200億元商品總值或只能算一只“螢蟲”。但對于中國初建跨境電子商務業態的首個“五年”,這是堅實的一大步,更是驅動全球打破傳統外貿體系、重構交互方式的“中國節奏”。
5年前,河南創造性提出“空、陸、網、海‘四條絲路’協同并進、共同發力”。這是河南在全球貿易市場及供應鏈體系中加速“謀位”、深度布局的戰略動作。
在該戰略推進中,網上絲路擔當了重要的聚合器。這是因為,當今不論是傳統的一般貿易(多為大宗)、還是新興的跨境電商貿易,都很難與互聯網撇開關系。而在河南跨境貿易商手上,兩種貿易方式絕非對立,而是趨向融合、交替推進。
過往10年,河南多甜蜜集團成長為歐洲、北美、中東等地區市場領先的養蜂工具供應商。該公司董事長孟少偉介紹,“國內賣家會選擇先由跨境電商貿易拓客,以求高效且低成本發現國際買家。待雙方商品交易量企穩后,國內賣家再使用一般貿易跟進”。
這種“左右手”組合拳貿易方式并非孤例。過往3年,在全球疫情環境下,它已成為廣袤的中國產品“開疆”海外、發現商機的拓客利器。
拼效率和成本、贏在創新力 河南深化“網上絲路”新基建
2012年至2022年,是河南開創、踐行跨境電商貿易模式高速發展的10年。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河南省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1703.7億元(含快遞包裹),同比增長12.9%。而在上年,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2018.3億元,同比增長15.7%。對比2017年的1024.7億元,河南跨境電商交易額在過往5年已完成翻倍。同時,它在全省外貿大盤所占比重也越來越大。
某外資快遞公司河南區業務經理劉先生對此改變有著清晰感知。他舉例,10年前,他大學畢業回到河南工作,要不斷在省內出差尋找有可能寄送跨國郵包的客戶;5年前,他的公司第一次有了鄭州始發的跨國貨運包機;過往兩年,他所在的業務團隊較10年前規模擴充了3倍,跨境貨機的密度不斷增加,卻仍要發愁包裹多到發不完了。
“如果說,5年前河南人對跨境電商擔當全省外貿經濟的全新發動機,還是一種期許。而今,這份期許已基本實現。”在劉先生看來,中國跨境電商能打破數百年國際傳統貿易模式,其根本競爭力在效率、成本、創新力三個維度實現重構。更重要的是,河南沒有把“網上絲路”作為孤立的抓手,而是做了“四條絲路”協同并進的頂層設計。于是,在新一輪全球化競爭中,河南制造、河南貿易能獲客更多、跑得更快、機會抓得更準。
此言不虛,憑借“網上絲路”不斷向海外延展和滲透,河南加速催化本省空中、陸上、海上三條絲路的粗壯發育。同時,不斷深化多種物流路徑和方式的協同效率、生態化發展,為構架跨境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創造了更多機會。
同在10月,在“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對外開放和商務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也對“四條絲路”協同發展狀態及基建面貌做了介紹:
在網上,河南首創跨境電商“1210網購保稅進口模式”,網上國際貿易鏈接196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以來,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年均增長31.8%,綜合發展水平全國領先。
在空中,鄭州機場形成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國際地區通航城市42個,通達全球貨運前20位樞紐機場中17個。2021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70萬噸,是2012年的4.7倍,帶動國際貨運量快速增長,連續5年居全國第5位。
在陸上,中歐班列(中豫號)實現每周“16去18回”高頻次往返對開,累計開行超過6000班,市場化、信息化程度領先,創新能力領先,境外業務網絡遍布30多個國家130多個城市,綜合運營水平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在水運,周口港、漯河港、信陽港通江達海,鐵海、河海聯運擴容加密,對接海上絲路更加順暢。
不僅如此,河南新一輪對“網上絲路”的基礎建設更追求務實和效率。
4月,河南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完成首單交易。
5月,中國(鄭州)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業務正式開通,成為全國第四個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鄭州至日韓、北美的跨境包裹時間減半。
8月,舉行第六屆全球(鄭州)跨境電子商務大會,發布《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2022)》《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運營與服務管理規范》等成果,達成海外倉、國際供應鏈、外貿綜合服務等多項合作。
11月,國務院同意在焦作市、許昌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河南同類試驗區的數量擴容至5個。
中原興、中部興、中國興。不靠海、不臨江、不沿邊的河南,憑借“網上絲路”之長,依托“四條絲路”戰略,正在中國新一輪的改革開放中綻放。
轉自:大河財立方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